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

ID:39090026

大小:53.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4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_第1页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_第2页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_第3页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_第4页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小说)阅读高分技巧小说专题第一部分知识概要1、概念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2、分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微型小说)3、人物形象1)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神态、衣着、身材、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包括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

2、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2)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①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⑤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

3、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参照环境描写的作业分析】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

4、的介绍和评价。4、环境描写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手法作用等。1)自然环境定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作用。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主题。④渲染气氛。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6/6表达式:(×××)自然环境特点突出(×××)自然景观的特点——点明了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感情,推动情节的发展。2)社会环境定义:交代事件或人物活动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衬托人物性格,推动

5、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作用:渲染气氛、为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表达式:描写社会(×××)的状况,交代故事(×××)的背景,衬托了(×××)的(××)性格,揭示故事(×××)的本质,铺垫下文的内容。5、情节结构1)定义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2)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3)情节安排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

6、制造悬念的作用。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4)贯穿情节的线索:事、物、人、情、时间、空间。5)情节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填表题】6)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填表题】6、常用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①造成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情节(为下文做铺垫)。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7、常用结局1)出人意料,情理之中式作用

7、分析: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令人伤感,悲剧式结局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令人喜悦,大团圆式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