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分析

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分析

ID:39116162

大小:3.47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6-25

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分析_第1页
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分析_第2页
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分析_第3页
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分析_第4页
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缩略语表缩略词英文全称中文全称ALARA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最优化原则ASOAnteriorsubapicalosteotomy根尖下截骨后退术CBCTConebeamcomputertomography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FHFrankfortplane眶耳平面LALoweranterioralveolarbonethickness下颌唇侧牙槽骨厚度LPLowerposterioralveolarbonethickness下颌舌侧牙槽骨厚度MPMandibularplan

2、e下颌平面PPPalatalplane上颌腭平面RAPReginonalAcceleratoryPhenmenon区域性骨代谢加速现象SNSNplane前颅底平面UAUpperanterioralveolarbonethickness上颌唇侧牙槽骨厚度UPUpperposterioralveolarbonethickness上颌腭侧牙槽骨厚度VTOVisualtreatmentconnective可视性矫治目标-1-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CBCT研究硕士研究生:裴金莹导师:陈金武副教授金作林副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西安710032

3、中文摘要关键词:双颌前突;牙槽骨厚度;切牙内收;CBCT双颌前突是正畸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上、下颌牙槽骨或牙齿的前突严重影响患者的侧貌和牙周组织,临床上通常采取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的方法来改善前突侧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针对双颌前突患者其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与正常牙合者是否一致,前牙区较薄的牙槽骨是否满足牙齿远距离的移动,过度的内收是否会导致医源性的骨丧失等问题,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牙槽骨的改建过程中吸收与重建并非同步发生。但是,以往相关报道大多采用[1,2]二维方法,并且大部分未区别生长发育和错牙合畸形类型。二维方法的缺点、错牙合类型和生长发育状

4、态对牙颌面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都会降低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本实验拟采用三维方法即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BeamComputerTomography,CBCT)测量对比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患者与正常牙合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区别,同时比较双颌前突患者通过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后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从而探究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牙齿移动的范围和牙槽骨改建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矫治设计提供参考。-2-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的:本研究对成人安氏I类双颌前突患者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形态与正常牙合者进行比较,并观察切牙内收后牙槽骨形态的变化趋势。预测双颌前突患者切牙区牙槽骨的

5、形态特点及切牙内收后牙槽骨的改建情况,为正畸治疗中牙齿在牙槽骨内的安全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一:选取未治疗安氏Ι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9-30岁),个别正常牙合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20-30岁)。通过头颅侧位片获得实验对象的侧貌特征,CBCT获取三维影像数据,对其上、下颌8颗切牙的唇、舌侧牙槽骨厚度进行比较分析,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男4例,女12例,年龄20-32岁)切牙内收前、内收结束三个月后分别拍摄CBCT和头颅侧位片,测量切牙牙槽嵴顶、根中、根尖唇舌侧

6、牙槽骨厚度,以及切缘、根尖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距离,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双颌前突患者与正常牙合牙槽骨厚度测量结果对比分析显示:(1)上、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根尖牙槽骨总厚度(A3+P3)均小于正常牙合(P<0.05);(2)上、下颌切牙牙槽嵴顶和根中唇侧牙槽骨厚度均小于正常牙合,舌侧差异较小。2、双颌前突患者切牙内收前后牙槽骨厚度测量结果对比分析显示:(1)上、下颌切牙唇侧根中部位除上颌中切牙外,牙槽骨厚度均增加(P<0.05),上颌切牙根尖部唇侧牙槽骨厚度(UA3)均比内收前小,具有统计学差异;(2)上、下颌切牙舌侧部位

7、牙槽骨厚度P1、P2均显著降低,根尖部(P3)变化不明显;(3)上、下颌中切牙根尖部牙槽骨总厚度(A3+P3)在内收后均减小(P<0.05);(4)上、下颌切缘点水平舌侧移动距离均大于根尖点移动距离。结论:成人安氏Ι类双颌前突患者切牙区牙槽骨厚度较正常牙合人群薄,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切牙内收时牙槽骨并未发生完全性改建,尤其在舌侧以骨吸收为主,存在骨开裂和骨开窗等风险。因此,在为该类患者制定矫治计划和切牙内收时应更加谨慎,避免医源性骨丧失。-3-第四军医大学硕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