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导学案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导学案

ID:39118221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导学案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导学案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宁中心校导学案六年级科目:语文设计者:姬燕年月日单元第七单元题目23《学与问》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2.了解说理性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方法,并尝试进行仿写练习。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自我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教学难点了解说理性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方法,并尝试进行仿写练习。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教师适时引

2、导及评价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齐读陶行知《问到底》。2.紧扣课题“学与问”,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说明“学”与“问”关系的两句话。二、设问导读。(一)走进事例,理解“学与问”。为了说明道理,作者列举了哥白尼和沈括的例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二)回顾全文,感悟写法。1.对比阅读文中的两个事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两件事?2.课文的3自然段删去行吗?作者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阅读下面提供的三段材料,围绕一个中心筛选其中的两段材料,并尝试为它们提出一个中心论点。

3、[复习导入]1.齐读陶行知《问到底》,导入课题。2.找出文中最能说明“学”与“问”关系的两句话。[自主学习]细读课文2—4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体会,边读边做批注,及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教师巡视指导。1.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每片纸上都记下了美妙的词汇、生动的比喻和有用的生活素材。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为的是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都能看到,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依靠对语言和生活素材的不断积累,才创作出像《热爱生命》、《铁蹄》那样脍炙人口的作品。2.隋朝李密,

4、少年时候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隋炀帝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去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足够写作时,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资料搜集。[小组交流]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展示点拨]教

5、师组织汇报,适时点拨指导,做好评价。[拓展练习]引导学生筛选资料,运用学法。板书设计23学与问勤学好问举例论证(典型材料)观察思考道理论证勤、恒、疑……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