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义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义

ID:39124441

大小:263.9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5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义_第1页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义_第2页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义_第3页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义_第4页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考试要求]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目题(一) 真理是客观的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1)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3)真理客观性的要求: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普遍性。(F)点拨: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多数人公认的东西就是真理。(F)点拨:真理是客观的。人

2、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来确定真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真理的客观性(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异性。(2)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而这些具有差异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

3、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3)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典例应用]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4、[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不一定都正确,A表述不准确;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关于材料中文物图像名称的见解不同,但文物图像在历史中的作用及其反映的内容是确定的,即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故B当选;C、D与题意不符。[答案] B目题(二)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

5、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F)点拨:认识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历史条件,任何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2.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F)点拨:虽然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谬误,但每一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

6、没有严格的界限。(F)点拨: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真理的客观性表明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1.全面认识真理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特 征理 解要 求客观性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②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内容客观,真理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

7、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要求正确对待谬误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易误警示]误区: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真理警示:(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由于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也会随之变化。因此,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范围之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2)如果不顾条件的变化照搬

8、照抄真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下,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3)真理需要发展,需要向前推移,一切把真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真理与谬误(1)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2)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