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

ID:39151562

大小:396.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25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_第1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_第2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_第3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_第4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披文入情,因情入诗——中考诗词赏析思乡怀人长亭送别建功立业寄情自然忧国伤时一、诗歌中常见的情感主题:二、“披文以入情”——揣摩诗中的情感1、知作者,明主题2、看提示,定基调3、品语句,悟情感泊船瓜洲①王安石京口②瓜洲一水间,钟山③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①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②京口: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③钟山:现在南京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钟山只隔数重山”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感受?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

2、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⑴诗中“故人”“烟花”的意思分别是什么?⑵诗的最后两句写景寓情,请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1、考查要点:理解词意解题思路:结合题目、诗意理解词意:写人——老朋友写景——烟雾繁花2、考查要点:赏析作者思想情感解题思路:景物特征——描写角度——表达情感寄寓了作者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以及对扬州对朋友的向往之情。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前两句写了什么景物?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藤、树、鸦三个词前用

3、枯、老、昏三个字修饰写尽了秋之萧索(特征)(哀景),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情感)。小桥、流水、人家,显得安详、静谧、温馨(特征),与上句景象形成反差,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的悲苦(情感)(自己飘零异地他乡,不能享受安详、静谧、温馨的生活)。(景物形象的作用:衬托)《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柳”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三、情动而辞发,入情以会“意”

4、1、遣词之妙——炼字题2、意境之远——改写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能“一字传情”,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更好地传达出诗人超然于尘杂之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答案示例:答题要点:既要通过联想展示诗中场景,从字义

5、、修辞、艺术手法等角度去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还应联系诗中的情感意蕴去解析。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河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1、“老人的白发越挠越短,就连簪子也快要插不住了。”2、“山河破碎,烽烟四起。老人一天天地憔悴,连头发也变白变少了。家书什么时候才能到?国家几时才能安定?两行热泪从老人的脸上滑落了下来。”(提示: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客观图景与主观感受融于一体。)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冰

6、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课堂巩固练习练习1概括下列诗歌思想感情: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7、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时忧国,思乡念亲的情感。练习2概括下列诗歌思想感情。(不超过20字)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注)貂锦:汉代羽林军着貂锦,此处借指出征战士。无定河:源出内蒙古,流经陕西米脂、绥德而入黄河此诗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烈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三四句把现实与梦境虚实对比,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此诗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

8、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末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1.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2.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练习31.景物:衡阳雁去、边声角起、崇山峻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