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主义》PPT课件

《边际主义》PPT课件

ID:39159233

大小:659.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6-26

《边际主义》PPT课件_第1页
《边际主义》PPT课件_第2页
《边际主义》PPT课件_第3页
《边际主义》PPT课件_第4页
《边际主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边际主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讲边际主义1一、产生及发展21、边际主义概述是19世纪70年代初同时出现于西欧几个国家的一个影响最大的新流派。边际学派最初是以主张边际效用价值论而出现的。奠基者是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三位经济学家:英国的W.S.杰文斯、奥地利的C.门格尔和法国的L.瓦尔拉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两个大支派:一个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是奥地利学派的C.门格尔、F.von维塞尔和E.von柏姆-巴维克等人;另一个支派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以英国的W.S.杰文斯、洛桑学派的L.瓦尔拉斯和瓦尔拉斯的继承人V.帕累托为代表的数理学派。32、继承与批判边际学派也是以19世纪中

2、期以前传统经济学的反对派面目出现的。对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但在方法论上,他们却是传统经济学的拥护者和发展者。19世纪的80年代就曾出现了发生于门格尔和新历史学派领袖施密尔之间的关于方法论的一场大论战。然而边际学派的影响在于他们以边际效用价值论来否定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和19世纪初叶以后的成本价值论,再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时差利息论”、“边际生产力论”等主观的分配论,以否定剩余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在19世纪80~9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一方面,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身愈益完备和系统化;另一方面,边际效用原理又被扩大和引伸到分配领域,实现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普遍化。4与J.-B.萨伊等

3、人的“效用价值论”不同,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物要有价值除有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即数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一杯水对井边的人而言,倒掉也毫不在乎,这时,这杯水只有效用而无价值;但对沙漠旅行者而言,水壶中剩下的最后一杯水,有了它如获甘泉玉露,没有它则不胜口渴的痛苦,于是这杯水就产生了价值。它承认这是主观价值,并认为经济学上讲价值就应该只指这种主观价值。市场价格无非是根据这种主观价值所作的估价而形成的。53、方法论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以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相标榜,主张抽象演绎法。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

4、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他们又认为个人的欲望决定人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而个人行为的最高原则是追求最大限度效用,即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欲望满足。这样,鲁宾逊式的孤立个体为追求个人欲望满足而适当地处理同周围有限资源的关系时的主观心理活动,以及这种心理活动所支配的行为,就成为该学派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学论证的依据和典型模式。再把这一模式的法则扩大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财产私有制的条件之下,便引伸出被认为适用于各种经济发展条件的普遍经济规律。他们把社会看作个人的机械总和,认为孤独的个体经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的缩影。64、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价

5、值论。商品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表示人对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觉和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由其参与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品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如果其他商品价格不变,则某一商品的价格只由该商品供求双方的主观评价来调节,并由能使供求达于均衡的边际评价来决定;如果考察所有商品在相互影响和制约条件下的价格决定,则各商品的价格之比应等于他们的边际效用之比。7二、代表人物81、戈森,H.H.德国经济学家H.H.戈森(1810~1858)是边际效用论的主要先驱者。他

6、在《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类行为规范》(1854)中,重申了效用价值论,同时提出了人类满足需求的三条定理(后来被称为“戈森定理”),从而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三条定理是:①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即随着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是递减的。②边际效用相等定理,即在物品有限条件下,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之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③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条件下,要取得更多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92、杰文斯,W.S.WilliamStanleyJevons(1835~1882)英国经济

7、学家、统计学家和逻辑学家边际效用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数理经济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0(1)生平和著作出生于利物浦一个铁器商人家庭。16岁时到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化学和生物学,并对工业经济产生兴趣。后因家庭破产辍学。1853年去澳大利亚的悉尼造币厂任职,1857年开始自学政治经济学。返回英国后,复学于伦敦大学学院,1860年毕业。1866年任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逻辑学、道德哲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76年转任伦敦大学学院教授,1880年退职。两年后在一次游泳中溺死。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提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