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隐私和隐私权(自制)

5、1隐私和隐私权(自制)

ID:39164300

大小:1.23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26

5、1隐私和隐私权(自制)_第1页
5、1隐私和隐私权(自制)_第2页
5、1隐私和隐私权(自制)_第3页
5、1隐私和隐私权(自制)_第4页
5、1隐私和隐私权(自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5、1隐私和隐私权(自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隐私和隐私权小红刚上中学不久,就有同学问她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想到她家玩,有的还好奇地打听她父母是干什么的。由于彼此不熟悉小红没有回答。有的同学便说小红不合群、不开朗。小红知道后很难过,她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又说不出道理。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600名明星电话曝光某一黑客进入了一家经纪公司的电脑,并把600名明星的电话号码公布在了网络论坛中,造成了众多明星纷纷接到不明电话的骚扰。而自称是“黑客高手”的人士说,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一场恶作剧游戏。问:该黑客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明星的什么权利?对上述行为你怎么评价?你认为什么是隐私?近来,报纸报道,某中学“创新”使用

2、猫眼,在女生宿舍的门上反装猫眼,外面可以看到里面,可里面不能看到外面,目的是为了方便老师检查宿舍里面的情况,这件事在学校里面议论纷纷!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家庭收入、电话号码、家庭关系等: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日记、通信:书包、住宅、个人行李等:隐私一、人人有隐私1、隐私的内涵: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等。(P46正文)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一为“隐”,二为“私”。“隐”及隐藏,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私”及个人之事,与“公”相对应,是指纯粹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

3、。家中安装摄像头监控保姆律师称侵犯隐私权新闻回放主人家安装了摄像头,对保姆的一举一动进行监控。这样做,可以吗?市民王女士请人在家安装了摄像头,发现保姆“虐待”孩子,愤而将其辞退。律师说,只有出于安全管理需要,经国家有关机关批准,才有权安装摄像头监视他人。王女士此举侵犯了保姆的隐私权,对保姆的尊严也是一种伤害。希望王女士以后在请保姆时,明确向对方表示在家安装了摄像头,避免产生纠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保护隐私的意识。但也不能因此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为保护隐私而排斥正常的社会交往。你有压在心底的小秘密吗?有人说“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你压在心底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丑事吗?“隐私就是丑事”

4、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看了这幅漫画你想到了什么?当自己隐私被人知道时有什么感受?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或意义):(1)、个人独立自由的需要(2)、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1、隐私权的含义

5、: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P48正文2第1句)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生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2、维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隐私权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1)个人生活安宁权。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

6、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都拘役。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正确行使搜查权的限制:见P49相关连接新闻回放今年9月的一天,章先生家里突然收到某大型超市的广告信函,宣传该超市又开设了一家分店,只要办理会员卡,商品就可以全部打折等等。章先生疑惑不解:自己和家人从未在该超市通过任何渠道留下个人信息,但该超市却掌握了他的居家地址、家人姓名,甚至还有身份证号码等详细资料。

7、章先生到该超市的服务台查询,令他吃惊的是,不管输入姓名还是家庭地址,家人的身份证号码都准确无误地显示出来。根据家人回忆,大约在几个月前在接受一项商品的促销调查时,曾留下过个人信息,但那次调查与该超市并无关系。而超市服务台则辩解说,可能是有的员工为了完成业绩,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某些调查资料。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公开的秘密”,这样的事已屡见不鲜:消费者接受了某项市场调查,就会收到很多莫名其妙的促销广告或“骚扰”电话;在医院就医还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