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

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

ID:39165466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6

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_第1页
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_第2页
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对老子的“道”的认识谈论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是一个人人敬畏的话题。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说自己理解老子的“道”了,也许直到永远,人们都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它投射下来的一小部分光影。我们要认识老子的思想,又不能避开对“道”的认识。我们虽然不能妄谈自己已经理解“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对它作一点认识,即使理解错了,也会得到谅解的,因为这“道”,的确是对于任何人都难理解的。我对老子的“道”,已经作了较长时间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还在不太成熟的认识。我这还在显得粗浅的认

2、识同很多前辈人的认识相比,显得不太协调,但并不说明我不尊重前人的认识,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真理,我们都应该给以尊重。我在此提出我的简单的认识,只是供大家交流、参考。老子的“道”,该如何来认识?首先,我感到不应把它理解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宇宙实体本源以及实体存在,其次,也不应把它理解为某种精神观念或抽象规律。老子的“道”,似乎是指由宇宙自然演化及大自然之中万物共存所表现出的自然性、和谐性。这种被称为“道”的自然性、和谐性,既不是宇宙实体本源及大自然,也不是由它产生出宇宙实体本源和大自然,它是在宇

3、宙循环演化及大自然万物共存中无始无终地不断表现出的自然性、和谐性,给人的感觉,好像一切都是由它产生一样,其实它并没有人格神的含义或其他实体本源的含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字曰之道,……”对“有物混成”,是说作为自然、和谐特征的“道”,在宇宙所有的物质、能量混为一体还未爆炸开的时候,就在这统一混成物之中形成了。实际上,作为自然、和谐特征的“道”,在上一届宇宙从爆炸产生到收缩为一体的过程中都存在,在无数次宇宙循环演化中都存在(这是我对老子的“循环往

4、复”思想的理解,现在好像还没有得到科学验证)。在这里,不能误以为“道”就是那作为一届宇宙开端(同时是上一届宇宙完结)的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道”是“有物混成”,是在那“物”中似乎是含混的状态里所具有的自然性、和谐性。“先天地生”里的“生”,不是指“道”生,而是指“天地”生,“先天地生”是说“道”的存在先于天地产生之前。“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说作为自然、和谐特征的“道”一直都在默默无声、不受影响、反复不停地表现出来。由此分析可知,我们不能根据老子这一段话认为“道”是宇宙产生的本源。

5、老子关心的是物质、能量、空间以及自然万物存在的自然、和谐的状态,而不是宇宙本源问题。也许在老子看来,根本不需要去讨论宇宙本源的问题,因为形成宇宙的物质、能量、空间一直无始无终地本然存在着,一届宇宙的产生到结束,只是无限循环演化的一小个细微的过程。对于“道生一”,我们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是“道”产生出宇宙爆炸前的统一物,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伴随前一届宇宙的终结,所有的宇宙物质是自然而然地聚为一体,“道”在这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这个统一体爆炸开来,产生了现在的宇宙,现在这个宇宙也会通过极长的时间自然而然走

6、向终结,再聚为一体,又会爆炸产生下一届宇宙。宇宙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地演化。是的,作这样的理解,就是把老子看作如同外星人一样了。宇宙演化及万物共存所表现的自然性、和谐性之所以被称为“道”,是因为具有这种自然性、和谐性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才是最理想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遵循这种原本自然就有的自然性、和谐性,才能实现最理想的存在状态或生存状态,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真正高级的、理想的超文明社会的必然的道路。称自然性、和谐性为“道”,就是因为遵循自然性、和谐性,是人类文明在今后持续千万年发展的正确道路。由此,我感

7、悟到了“道”这一名称的深邃内涵。老子的《道德经》,大多数篇幅都是论述如何才能在人类社会中实现自然、和谐,并且通过大量事例来让人们领会实现自然、和谐的重大意义,通过揭示自然变化及万物共存表现的辨证规律来说明遵循自然性、和谐性的必要。不但如此,老子还较为隐晦地说明了这样的思想,即遵循自然性、和谐性,也是成功之道。可能老子还是担心这成功之道被邪恶之人利用,所以才表达得隐晦一些,但这仍然避免不了被阴谋家或实干家运用。老子指出的这一条成功之道,原本应该是一条实现福利万民、实现和谐的成功之道。正是老子思想含有

8、这种积极的思想(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消极),所以江瑔在《读子卮言》中写道:“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雌制雄,先自胜而后能制天下。因此,老子的主张,并没有舍弃天下国家而独善其身”。老子效仿“天道自然”的“无为”,实际上是不刻意留下痕迹、时间长了也寻不到痕迹的自然而为,是不抱个人追逐名利目的的“为”,是欲利万民而欲民不知的“为”,其“为”非图名利,自然而为,“功成而弗居”,甘于淡泊。以上对老子“道”的通俗性认识,我主要是从对未来社会进行思考的角度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