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PPT课件

《金融基础》PPT课件

ID:39167687

大小:289.31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6-26

《金融基础》PPT课件_第1页
《金融基础》PPT课件_第2页
《金融基础》PPT课件_第3页
《金融基础》PPT课件_第4页
《金融基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基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融基础刘赛红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副院长理财规划师、理财规划师评审专家13974830122;746297547(QQ)学习目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要求考生能掌握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和运作规律,理解金融政策与金融监管体制,并能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政策导向,学会把握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为具体的理财规划提供知识基础。第一节货币与信用第一单元货币一、货币的定义与形式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其职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储藏手段、延期支付或将来支付的标

2、准(支付手段)货币应该具备五个基本特性:价值稳定性;普遍接受性;分割性;易于辨认与携带;供应有弹性。货币的分类:1、实质货币:包括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2、代表实质货币:银票、银行券,可兑现(可兑换成金属货币)3、信用货币:指在信用基础上发行的,并在流通中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主要形式有:纸币、劣金属铸币及辅币、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除支票外,凡是可以将活期存款转变为支付手段的工具都可以被视为存款货币,如银行卡、借记卡。存款货币作为主要的货币形态,具有以下优点:(1)方便迅速;(2)支票凭签字印签签发,不易仿造;(3)按支付额划帐支出,不需

3、找零和清点;(4)可以较好地控制“空头支票”和利用支票的欺诈行为;(5)银行存款以支票的方式被货币化,增加了支付手段,有利于减少银行对现金的需求,方便了大额交易的进行,促进了流通和分工的发展。4、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短期政府债券、人寿保险单、外币存款、外汇信托资金、外币定期存单、股票、长期债券、黄金等货币形式与特征详见P212-213二、货币的层次与持有现金货币的动机(一)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意义标准:按流动性大小划分意义:有助于中央银行分别了解不同货币领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控制。(二)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P214M0、M1、M

4、2、M3(三)狭义货币(MI)与广义货币(M2)(四)流动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指在几乎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大宗交易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银行为资产的增加而融资及在债务到期时履约的能力;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即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整个宏观经济体系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三个层面的内函(从小到大):中央银行面对的流动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我国一般就是指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三、货币的价值(一)对内币值——货币的国内价值通常用货币购买力来衡量,即单位货币购买一

5、定价格的商品和劳务的能力。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对外币值—货币的国际价值主要通过该国汇率水平来衡量对外价值与对内价值互为基础、互相传导、互相影响,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如国内的通货膨胀很快会传导到汇率上,并表现为对外贬值。货币高估与货币低估四、货币本位制度(一)货币本位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其本位币的价值,赋予其在市场上强制流通的能力,并将本位币作为商品、劳务交换、债权债务清偿及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的一种货币制度安排。(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

6、单位3、对于各种通货(纸币和铸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程序的确定。货币制度的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即所谓的货币本位。特点: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性;是一切交易行为最后的支付工具。自由本位制度:以纸币为币材,其价值由法律所赋予,不与一定金属保持比价关系。(三)金属本位制1、金本位制:经历了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2、银本位制:废止的原因:(1)不便于大宗交易;(2)白银价值不稳定3、金银复本位制:以金、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度。(1)平行本位制:金币、银币的比价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2)双本位制:金币、银币比价由政

7、府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它是指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挤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双本位制下,两种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必然会被熔化、输出或贮藏而退出流通界,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就会充斥市场。(四)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行使的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一)通货膨胀1、含义及种类2、成因3、效应(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2)对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失业基本没有影响。菲利普斯曲线:两者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滞胀局面使

8、凯恩思主义者丧失了信心。(3)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税--政府是最大受益者;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4)通货膨胀削弱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4、治理对策(二)通货紧缩P226含义、影响、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