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

ID:3917807

大小:298.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5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_第1页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_第2页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_第3页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_第4页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12年8月农机化研究第8期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张哲,牛智有(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武汉430070)摘要:为了探讨茶叶加工过程中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春季茶叶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103o恒重法、量筒法、仪器法、注入法和斜面法,研究探讨鲜叶、萎凋叶、杀青叶、揉捻叶、作形茶及成品茶的含水率、容重、孔隙率和休止角,以及茶叶与不同茶机材料静摩擦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在加工过程中含水率从73.7%一直下降到4.2%。作形过程中含水率下降最显著,揉捻过程中含水率下降最少;绿茶加工过程中成品茶容重最大,鲜叶容重最小,各加工阶段茶

2、叶的容重变化范围为74.5—210.3kg/m3;鲜叶的孔隙率最大,揉捻叶的孔隙率最小,茶叶在制品的孔隙率在0.696—0.732之间变化;在整个茶叶加工过程中,休止角都在50。一60。之间变化;茶叶在铝板上的静摩擦角最大,浸驳帆布带上的次之,而在铜板、镀锌钢、不锈钢和普通钢板上则相差不大。在所有茶机材料上,作形之后茶叶的静摩擦角最小。关键词:茶叶;容重;孔隙率;休止角;静摩擦角。中图分类号:TS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2)∞_0116—04n芑I吉出有关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基础数据和预测模型。茶叶的物理参数影

3、响茶叶机械的设计研发、茶叶加工条件的设置及成茶品质,所以研究茶叶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为茶机的设计提供依据,改善茶机性能,便于茶叶加工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信息,可提高茶叶加工工艺,改善成茶品质。茶叶容重是指茶叶物料单位容积的质量。在设计储青槽、萎凋槽、做青机和揉捻机等机械设备时,不同工序茶叶在制品的容重都需要用到。松散物料空隙所占体积和整个物料所占体积之比称为孔隙率。茶叶属于散粒物料,颗粒之间存在间隙,在茶叶加工时,杀青、作形和干燥都涉及茶叶物料中的对流给热作用,而孔隙率是影响该作用的重要参数,所以研究茶叶孔隙率的相关规律在茶叶加工

4、工程中有重要意义。休止角和静摩擦角都是反映茶叶摩擦特性的重要参数,摩擦特性是杀青机、揉捻机、炒干机等确定输送带安装角度以及机械运动参数的重要依据,是茶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本文主要研究绿茶加工过程中茶叶含水率、容重、孔隙率、休止角和静摩擦角这些物理参数,旨在分析探讨它们的变化规律,并据此提收稿日期:201I一09—05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003063-04)作者简介:张哲(1985一),女.山西忻州人.研究生,(E-mail)zhangzhe203@163.Ⅻ。通讯作者:牛智有(1965一).男.陕硬宝鸡人。教授.

5、硕士生导师,(E—mail)nzhy@mail.Imlu.edu.cn。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所用茶叶均取自华中农业大学茶叶加工厂。茶叶加工过程为:鲜叶采摘一萎凋一杀青一揉捻-÷作形一干燥。加工条件:鲜叶是人工随机采摘的一芽一叶的春茶;萎凋在20一30℃自然通风条件下进行,茶叶摊放厚度3—5cm,萎凋时间5—6h;萎凋叶杀青用滚筒杀青机(浙江绿峰茶机有限公司)进行杀青,工作温度为200℃;杀青叶经过15—25min回潮,进入盘式揉捻机(浙江绿峰茶机有限公司的6CR一25型)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约40min,轻压约lOmin,重压约20r

6、ain;揉捻好的茶叶送入理条机(浙江绿峰茶机有限公司)中边干燥边作形,工作温度为150%,作形时间约15—20min,前面约5rain加轻棒,中间约lOmin加重棒,后面约5min加轻棒;茶叶最后进入150℃的复干机(浙江绿峰茶机有限公司)中进一步干燥提香,时间为20-25raino各加工工序中的茶叶原始样品制备好后,用密封袋密封,袋上注明采样时间、茶叶加工工序及样品质量,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关试验,送检的时间不超过5h。1.2试验方法1.2.1茶叶含水率的测定按照GB/T8304—2002,使用热风干燥箱对加工万方数据2012年8月农机化研究第

7、8期过程中茶叶的水分进行测定。1.2.2茶叶容重的测定参照金心怡等⋯、陈福海‘21和SEKINEJ.⋯采用的量筒法测定茶叶容重。茶叶容重测定时的加料方法有自然堆放法、压重法和振实法,本试验中采用自然堆放法,手工加料,使茶叶表面基本和量筒刻度线平齐。称取茶叶质量,按下面公式计算容重,即7I(c/v)×103式中C一茶叶质量(g);P一茶叶所占量简体积(mL),即为视在容积或虚表容积。1.2.3茶叶孔隙率的测定参照金心怡⋯、田晓红㈨和SEKINEJ.‘51仪器法对茶叶孔隙率进行测定,自制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容器1和容器2具有相同的体积,容器1中不放入

8、任何物料,容器2中放入待测茶叶样品(茶叶样品自然放入,不振动,不压实)。试验开始前所有的阀门都关闭,准备工作做好后,打开阀门(1),向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