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

ID:3919320

大小:653.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5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_第1页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_第2页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_第3页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图例中是一齿轮轴的零件图,现以此零件为例详细说明怎样来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准备性工作(l)零件工艺性分析及图样工艺性审查。该工件为炼钢厂120t转炉减速机中的中间齿轴,加工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需对工件进行粗加工后探伤检查,并进行调质处理以提高工件的整体机械性能。考虑到工件材质为合金碳素结构钢,热处理调质出现裂纹导致工件报废的概率较大,因此工件在粗加工时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另外,由于轴左、右两边齿的齿数相同、旋向相反,并考虑到工件的实际安装情况,其实质是通过左、右两边的齿,形成人字齿轮布局。因此,在

2、加工时应考虑使两边齿对其中心线成对称分布。(2)确定生产类型。此工件的制造数量为4件,生产类型属于单件生产。(3)确定毛坯种类。由于工件属于齿轮轴,在装配中的位置很重要,要求工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因此,采用锻制毛坯。考虑到工件的生产类型为单件生产,在毛坯的生产组织上,采用自由锻锻制。2.拟定加工工艺过程(1)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路线。①两端中心孔的加工采用镗床T68加工。②外圆面及其相关端面的加工采用车床C630加工(重要外圆面用磨床加工)。③齿面的加工采用滚齿机Y38加工。④键槽的加工采用立式铣床X53T加工。⑤轴头两端孔的加

3、工采用镗床T612加工。(2)选择各表面的定位基准。①两端中心孔的加工定位基准:以工件毛坯中心线为虚定位基准.由各外圆面为具体的定位基面。②外圆面及其相关端面的加工定位基准:两端中心孔。③齿面的加工定位基准:以两端中心孔为定位基准。④键槽的加工:以轴心线为定位基准。⑤轴头两端孔的加工:以尺寸150h16外圆面和端面为定位基面。(3)确定加工工作顺序。打中心孔→粗车→半精车→精车→磨削→滚齿→铣键槽→钻孔。(4)插入热处理及辅助工序、完整工艺过程。打中心孔→粗车,探伤→调质→精修中心孔→半精车→探伤→精车→磨削→划线→滚齿→铣健槽→钻

4、孔→钳工。3.工序设计(制定工艺卡片)考虑到生产批量为单件生产,采用工序集中的加工方式。在整个工序安排上,采取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原则。考虑到此轴是炼钢厂转沪减速机中的关键零件,在粗车后插入探伤工序,检查毛坯制造时,轴内部有无影响质量的缺陷存在:如果探伤不合格,能及时终止下道工序的进行并送技术部门核实、处理。有效避免进行无用的工作。如探伤合格,再下转进行热处理调质。调质后回到加工车间。进行半精车之后再插入探伤工序,进一步检查热处理调质时轴内部有无缺陷出现。在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环节,重点考虑轴在粗车后进行调质处理必然使轴产生不同程度

5、的变形。为使半精加工时各加工部位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因此,粗车时应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另外,为提高精加工效率,在精车后插人磨削工序,对尺寸精度要求和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外圆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时,查阅了《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制造工艺》,确定粗车后加工余量时.查阅了《热处理手册》,确定为单边留4mm余量。根据上述分析及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某厂具体生产设备能力.制定表1—12所示机械加工工艺卡片。4.对拟定的工艺技术规程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本工艺安排,在考虑生产批量为单件生产的情况下,采用工序集中的加工方式,减少了工件的安装次

6、数,有利于保证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又可减少装卸上件的辅助时间,减少机床数量以及操作工人人数和车间面积,并且可减少工序数目,缩短工艺路线,简化生产计划组织工作。同时,由于减少了工序数量和缩短了制造周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整个卫序安排上,采取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原则。通过此工序安排,可以使工件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综上所述.此工艺技术规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