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疾病》课件

《颌骨疾病》课件

ID:39196790

大小:923.5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26

《颌骨疾病》课件_第1页
《颌骨疾病》课件_第2页
《颌骨疾病》课件_第3页
《颌骨疾病》课件_第4页
《颌骨疾病》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颌骨疾病》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化性纤维瘤牙龈:青少年性骨化性纤维瘤14.家族性巨颌症(cherubism)又称家族性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或家族性颌骨多囊病。病因不明,有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2临床特点幼儿期发病,男性较多见;颌骨增大发现于2~4岁之间,12岁左右发展减慢,青春期病变停止发展;病变多侵犯下颌骨,呈对称性肿大,下颌牙槽突膨胀,而使舌抬起,言语困难。上颌也可被侵犯。常导致牙列不整,乳牙移位;X线显示颌骨对称性膨胀,有多囊性密度减低区。34家族性巨颌症5病理特点骨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纤维纤细,排列疏松,其间有大量多核巨

2、细胞,血管丰富、壁薄,血管周围常见嗜酸性胶原物质环绕,多核巨细胞常围绕血管壁多灶性出血灶及少量炎症细胞67891011病变后期纤维成分增多,并有成骨现象125、郎格汉斯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又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或郎格汉斯细胞病,包括嗜酸性肉芽肿、汉-许-克病及勒-雪病。可以单发或多发,侵犯骨、淋巴结、皮肤及其他器官。此三者的组织病理相似,但临床表现和预后不同。13(1)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granuloma)慢性局限型;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

3、多见;病变多发于骨内,颅骨、下颌骨、肋骨是最常受累部位;通常为单骨性损害,口腔病变常见于下颌骨和牙龈,表现为牙龈肿胀、溃疡、颌骨肿大、疼痛及牙齿松动;X线可见溶骨性破坏或呈穿凿性破坏。单骨病损预后良好,多发性者易复发。14下颌乳磨牙脱落,残存的乳切牙也倾斜,并有明显的松动。1516病理特点病变主要由Langerhans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其它炎症细胞组成;Langerhans细胞胞浆境界不清,嗜酸性,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折叠呈分叶状,有明显核沟,有时可见同类细胞的多核巨细胞;这些细胞无吞噬能力,对溶菌酶、a一抗

4、胰蛋白酶、a一抗糜蛋白酶呈阴性反应,但对T6及S-100呈阳性反应。电镜下可见胞浆内的Birbeck颗粒,证明它不是组织细胞而是Langerhans细胞。17181920S-10021CD6822CathepsinD232425骨嗜酸性肉芽肿治疗采用刮除及小剂量放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若患者为小儿,则必需检查有无其他病变以除外汉-许-克病及勒-雪病。26(2)汉-许-克病(Hand-Schuller-Christiandisease)为慢性播散型,易发生于3岁以上的儿童,男性多见。一般发病迟缓,病程较长,常为

5、多骨性或骨外病变。本病的三大特征为:颅骨病变、突眼和尿崩症。一般认为发病越早其预后越差。还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较少27(3)勒-雪病(Letterer-Siwedisease)为急性播散型,发病多为3岁以内的婴幼儿,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可广泛累及内脏器官,病情较重,预后欠佳。朗格汉斯细胞大量增殖,较多异型核和核分裂像,无泡沫细胞。286.巨细胞肉芽肿(giantcellgranuloma)临床表现:20~30岁下颌骨前牙区,颌骨破坏吸收。X线境界明显的密度减低区,有时表现为多房性骨吸收。病理:纤维结

6、谛组织构成,含有多核巨细胞。297.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ofbone,GCT)20-40岁女性多见浸润性增殖,侵入软组织X线骨密度降低光镜: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分III级,III级为恶性GCT30二者相同点1、由多核巨细胞、间质细胞组成2、有限局性出血3、X光表现囊性阴影4、下颌骨多见5、20-40岁女性多见31二者不同点骨巨细胞瘤巨细胞肉芽肿真性肿瘤,来自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对损伤出血的一种反应,不是真性肿瘤分III级不分级,分化成熟巨细胞数量多,分布均匀,不在出血灶周围巨细胞数量少

7、,分布不均,多在出血灶周围胶原成分少胶原成分多328.骨囊肿(bonecyst)创伤性骨囊肿(traumatic本病又称孤立性骨囊肿(solitarybonecyst),单纯性骨囊肿(simplebonecyst),出血性囊肿(hemorrhagiccyst),是一种不常见的骨病变。动脉瘤性骨囊肿(aneurysmalbonecyst),少见。33创伤性骨囊肿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组织构成,厚薄不一,无上皮衬里,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盈,并见血肿及不同程度的机化现象,有的部位可见肉芽组织形成,囊壁内还可见骨组织和类骨

8、质,有时见含铁血黄素、多核巨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34动脉瘤性骨囊肿镜下见病变为大小不等的血腔和血窦,血腔内充满血液,有的血腔内有血栓形成,并见机化,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和成纤维细胞,常伴有新旧出血,出血灶附近有许多多核巨细胞,有时可见类骨质及新骨形成。3536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