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宁德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命题说明

2015年宁德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命题说明

ID:39198823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2015年宁德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命题说明_第1页
2015年宁德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命题说明_第2页
2015年宁德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命题说明_第3页
2015年宁德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命题说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宁德市初中学业考试生物学科命题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宁德市初中二年级学业统一考试生物科命题说明一.指导思想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5年福建省初学业考试考试大纲(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八年级教材,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针对毕业考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考试性质,科学地命制试卷,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二.命题原则针对毕业考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考试性质,做到“课标、考纲、教材和教学实际”相统一。在命题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命题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尊

2、重个体差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2.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试卷中突出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积极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和教育公平性学生的个体之间在知识水平、亲身经历、地域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命题时注意了面向全体学生,在情境设置、载体选择上,选择城乡学生都熟悉的材料作为命题素材;在问题设置上注重层次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在开放性

3、试题设置以及答案设置等方面,都关注到学生生活实际,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现有水平,做到公平、公正。不出偏题、怪题。4.体现导向作用,促进新课程改革命题在思想性上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和要求。对今后的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总之,努力做到通过本次初中学业统一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甄别和选拔不同层次学生进入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学习。4三.命题过程1.命题人员组成:命题人员:3人;命题入闱天数:23天;审题人员:1人;审题入闱天数:17天;其中:教研员1人,一线教师3人;五年内

4、接受省级中考培训的人数4人。2.命题组人员首先组织学习《课标》、2015年考试大纲、福建省2014年中考试卷评价等相关文件,统一思想。3.详细制定本次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认真编写具体的细目内容,将试卷的每一分值落实到具体的“考点”。4.命题人员进行工作分工,依据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5.全组人员对编制相关试题反复进行科学推敲。6.审题。7.综合完善。8.校对、定稿命题过程既民主又集中,和谐统一。命题人员组成合理,以老带新。四.试卷结构设置1.试卷题型与分值按照“考纲”要求,本试卷共100分。其中选择题25小题,计50分;非选择题10

5、题,计50分。具体题型设及判断题、连线题、分析推理题、识图题、资料分析、综合应用题、实验题和探究题等,题型丰富多样。2.试卷难度分值的分布稍难层次的内容设置9分(分布于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探究能力、综合应用能等试题中);中等层次的内容设置12分(分布于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等试题中);容易层次的内容设置79分(分布于识记能力、理解能力等试题中)。试卷符合8︰1︰1的命题要求。预估难度值为0.74左右。整卷题量适中,全卷9图、1表,图文并茂,卷面美观。阅读量适当,字数:3551,答题量:177字。不出偏

6、题、怪题、难题,不用陈题。五.试卷特点1.试卷考查的知识面广,注重基础性。4试卷考查知识点共67个,考点的覆盖面占考纲知识点的80%。试卷面向全体学生,其中79分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了基础性,满足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同时,设置了12分的中等难度题以及9分的稍难题,又兼顾到升学考试的选拔性。中等难度和稍难题分布及分值基础题(79分)中等难度题(12分)稍难题(9分)选择题42分6题(2分)、8题(2分)13题(2分)、25题(2分)非选择题37分28题(2分)、29题(1分)31题(1分)、32(1分)、33题

7、(1分)34题(1分)35题(1分)33题(2分)34题(1分)35(2分)2、试卷注重对考生各方面考试能力的考查。与往年试卷相比,本试卷无论是从知识点选择,还是题型设置都更加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考查。如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评价能力等能力的考查在本试卷中均有体现。例如,第3、8、10、11、14、17、19、20、21、26(2)、26(4)题考查识记能力;第1、2、4、5、9、15、16、18、22、26(3)、27、32、34题考查分析推理能力;第24、28、35题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8、第7、12、13、25、28、29、31、32、33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第6、23、25、26(1)、29、30、31、32、33题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第35题还考查了评价能力。3、试卷注重考查初高中衔接内容。本试卷为避免初高中教学的脱节现象,设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