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

ID:39203725

大小:1.80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6-27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_第1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_第2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_第3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_第4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早期的贸易思想第二节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第三节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第四节要素禀赋理论第五节里昂惕夫之谜第一节早期的贸易思想一、分工交换的贸易思想二、重商主义三、重农学派一、分工交换的贸易思想国际贸易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最早提出分工学说的是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柏拉图强调,每一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生来却只具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能无求于他人而自足自立,而不得不有待于互助,他还进一步指出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早期国际贸易的思想还从宗教神学中产生。宗教中关于贸易的最早表述可

2、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利巴涅斯(Libanius)。“上帝没有把所有的产品都赠给地球的一个部分,他把礼物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到头来人们会力求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上帝使贸易产生,从而使所有的人都能共同享受地球上的果实,而无论这些果实是从何处产生的。”利巴涅斯和他的追随者提出了地理位置不同造成产品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17世纪以后被扩展为生产要素禀赋、气候、技能以及偏好的不同产生不同优势。到了20世纪,则进一步发展成为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二、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1、重商主义关于重商主义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说它是“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商人和政治家的经济哲学”,[1]有

3、说它是“风行于16-18世纪的欧洲”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实践”,[2]还有说它“是指在1500-1750年这一时期存在于欧洲的一个经济思想集合”。[3]2、重商主义的基本主张其一,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式,一国握有货币的多寡代表着该国的富裕程度;其二,对外贸易是获取额外贵金属或货币的主要源泉,因而是增加一国财富的重要途径;其三,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多卖少买乃至不买。①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其贸易政策主张的鲜明特征是,强调限制进口甚于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3、重商主义的发展的两个阶段②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其

4、鲜明特征是,强调鼓励出口甚于限制进口,为着扩大出口的目的,赞成适当输出金银。“贸易差额论”4、重商主义主要观点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少买多卖,力争顺差,吸收外国货币,增加财富,增强国力认为利润或利益来自流通领域,而非生产过程5、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1)出口退税(2)奖励出口(3)关税与非关税壁垒(4)进口替代出口退税即当商品出口时,国家全部地或部分地退还商人原先缴纳的税款;当进口商品经过本国加工后重新输出时,国家则退还这些商品在进口时所交付的关税。奖励出口即国家颁发奖金,奖励出口本国商品的商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出口补贴。晚期重商主义者还积极鼓励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扶植和保护

5、本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即对输入本国的外国商品课以高额关税或者禁止进口本国不需要的商品,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和保持贸易顺差的目的。进口替代通过扩大国内耕地面积来自己生产原来需要进口的作物等等。其中,不少政策迄今仍被许多国家使用。三、重农主义学说: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1、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1774)2、重农学派的主要观点轻视贸易,认为贸易并不能带来财富的增加,重视农业的发展。主张“自然秩序”,也就是不应以人的意志来转移客观规律,即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引子假如在一个贫瘠的海岛上,有个渔夫拥有一条船,

6、并有丰富的捕渔经验,但一直没有衣服穿。同时,在海岛的对面,有个农夫擅长于种麻织布,不会造船也不会捕鱼,但又十分喜欢吃鱼。你认为要使两者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最经济的办法是什么?第二节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a1790)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1776年亚当·斯密写出了经济学巨著《国富论》(TheWealthofNations)。一、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劳动数量,其中前者的作用尤其大,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主要取

7、决于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在各自占有优势的自然禀赋中后天获得的有利条件。2、分工的原则3、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用本国比较擅长生产的产品与别国擅长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四、绝对优势贸易模型(1)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2)用生产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