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ID:39221721

大小:1.7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27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1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2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3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4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一、城市化三、城市化特点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学习目标1.阅读分析图示材料,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意义,归纳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激发我们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2.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理解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培养我们辩证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3、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为家乡发展和祖国建设服务。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

2、人口的增加思考从上述两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探究1.对照上述两幅图,你发现有哪些明显的变化?2.什么是城市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3.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何重要作用?1.概念2.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集聚转变为城市地区一、城市化4、城市化的意义1、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3、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4、城市是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

3、二、城市化动力机制☆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以下区域城市化的推动力1.辽中南地区2.温州市3.珠江三角洲地区结论: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三、城市化特点上图: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左图:优美的城郊环境活动:读图,回答问题放大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差异。1.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差异?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城市化特点原因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

4、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及差异探究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水平越来越高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

5、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逆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

6、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虚假城市化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

7、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滞后城市化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GD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