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一语文寒假07

2010高一语文寒假07

ID:39228697

大小:44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28

2010高一语文寒假07_第1页
2010高一语文寒假07_第2页
2010高一语文寒假07_第3页
2010高一语文寒假07_第4页
2010高一语文寒假07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高一语文寒假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指南录后序(三)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张琳高一语文系列讲座七第四段字词学习1、得间jiàn奔真州:机会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阃kŭn:国都大门——镇守国门的将士借代——以物代人3、约(之)以连兵大举:举,发动,起事4、庶几:大概5、诡踪迹:诡,使……隐藏(使动用法)6、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草,在草里;露,在露水中;日,每天(名-状)7、穷饿无聊穷①:困窘,处境困难;无聊:没有依靠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穷②:尽,用尽8、追购又急:购,悬赏捕捉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9、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迥:远;号:大呼;靡:无;及:至10、

2、已而:后来11、避(之于)渚州12、以至于永嘉至于:到达(古)(连词),表另提一事。以:表结果,相当于“才”:因此探讨明确: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提问:第4段写了哪几层意思?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小结第4节段意:提问: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有哪些?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明确: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

3、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探讨第五段字词学习1、及于死者:达到死的边缘。2、诋:斥责。3、争曲直:是非。4、为巡船所物色——被动句5、从鱼腹死:葬身鱼腹,指投水死。6、真州逐之城门外。之:到,往(动词)——被动7、如扬州:如①——往,去(动词)痛何如哉:如②——像弟子不必不如师如③:比得上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如④:譬如8、竟使遇哨:假使9、殆例送死:殆①——几乎,接近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殆②:危险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殆③:大概10、骑数千过其门

4、。数千骑过其门——定语后置11、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巡徼:巡查的军官(动——名)陵:通“凌”,凌辱12、夜趋高邮:奔赴13、檄xí:声讨或命令的文告。14、邂逅:不期而遇。15、道海安、如皋:取道,经过(动词)16、纳:收留;以:因为几以不纳死——被动句17、死固付之度外:度:考虑;之:它(指代死)18、境界:处境。见:通“现”。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判断句19、痛定思痛:事后追想当时遭受的痛苦。提问:在第5节中,两次使用“呜呼”一词,它在体现层次和表达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明确:第一个“呜呼”引出种种“及于死”的危难,说明作者

5、自己将生死置之度外;第二个“呜呼”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一步,抒发对于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痛何如哉!”主要是为国事而痛惜,是脱离险境后的伤痛。探讨提问:这段文字中连用了多少个“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连用了22个“死”字,构成了生动有力的排比句式,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探讨提问:这段文字和全文有什么关系?明确:这段文字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态的高潮,是前一部分的深化与后一部分的提引。探讨明确:第5段痛定思痛,扣住一个“死”字,概括九死一生的经历,表现出“生”之不易。作者万死不

6、辞,是为了“将以有为也”。第6段“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角度阐述报国之志,论述为臣者为子者的人生选择。前面说“死”,这里说“生”,二者关系是什么?自己活下来的意义在哪里呢?理性地述说生的目的,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正是要为国家作出新的牺牲。这一段表白性的抒情、议论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展开,对自己克服万难坚定南归的目的作进一步说明,阐述自己为国牺牲的决心,文章的主旨在此得以提升。以抒情为主,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抒发饱经痛苦以后的无限感慨和为国赴难的大无畏精神。小结第5节段意:温故知新1.D2.C3.A4.A5.B  6.B(A

7、.用词不当,“平静”一般指心情、气氛。C.“系统地”“宣传”,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D.“噩运”指坏运气,“不幸”与“噩”意重复,即定语多余)  二、(一)7.反思的仍是世间的问题。8.经过对命运、生命、死亡反复痛苦的思索,心灵获得了解脱(“想顺其自然”或“明白了生命的真谛”也可)9.生命的意义,心灵的困惑。10.批评现实中文学界争名夺利的喧嚣;表明倡导“安静”、回归“零度”的重要,增强文章的现实性(或针对性)(答“表明此文写作是有感而发”可得1分)11.远离喧嚣(“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亦可);不与世隔离;恒久而辽阔;放弃荣华,漠视恭维与强权。12

8、.以往地坛所代表的那种“安静”已扎根在我心中。13.CE(A项从全文看作者喜爱的不是“这种‘鸟鸣山更幽’的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