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

ID:39240188

大小:240.5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6-28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_第1页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_第2页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_第3页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_第4页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尿药diuretics1中枢兴奋药中枢兴奋药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脑、延髓和脊髓,对中枢神经的不同部位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中枢兴奋药作用部位的选择性是相对的,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不仅作用的强度加强,而且对中枢的作用范围也会扩大,选择性降低。分类按照药物的作用部位和用途分为三类:①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即精神兴奋药,如咖啡因、哌醋甲酯等;②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的药物,如吡拉西坦、甲氯芬酯等。按照化学结构及来源可分为:①生物碱

2、类;②酰胺类衍生物;③其它类。5.1.1生物碱类咖啡因Caffeine化学名为1,3,7-三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一水合物,又称三甲基黄嘌呤。咖啡因的用途小剂量能兴奋大脑皮质,消除疲劳,改善思维活动。大剂量主要用于对抗麻醉药、镇静催眠药的中毒和抢救各种疾病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可可碱和茶碱均为天然的黄嘌呤类衍生物,与Caffeine结构相比只是在环取代甲基的多少及位置稍有不同。可可碱为3,7-二甲基黄嘌呤;茶碱为1,3-二甲基黄嘌呤。可可碱、茶碱和咖啡因的比较其中枢兴奋作用为

3、:咖啡因>茶碱>可可碱。兴奋心脏、松弛平滑肌及利尿作用为:茶碱>可可碱>咖啡因。因此,咖啡因主要用作中枢兴奋药,茶碱主要用为平滑肌松弛药,利尿及强心药,可可碱现已少用。5.1.2酰胺类茴拉西坦Aniracetam此类药物,通过改变2-吡咯烷酮的1,4,5位取代基团发现了一些较好改善脑功能的药物。作用为GABA的衍生物,大脑功能改善药,有较强的促进记忆力的功能及抗脑组织缺氧功能.此外,能促进海马部位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胆碱能传递。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老年性痴呆及脑血管病造成的思维功能下降。5.2利尿

4、药利尿药是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也用于其他疾病如高血压、肾结石、尿崩症、高钙血症等的治疗。为了正确理解各类利尿药的作用及其机制,合理使用利尿药,首先介绍与利尿药有关的生理学基础并分析各类利尿药的作用部位。利尿药作用生理学基础尿液的生成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过程。(一)肾小球(二)肾小管1.近曲小管2.髓袢升枝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3.远曲小管及集合管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24小时内约有1700L以上血液流经两侧肾脏,并由肾小

5、球滤过,滤去血浆蛋白质和血细胞,可形成原尿180L,但每天排出的终尿仅1~2L,约99%的原尿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它是影响终尿量的主要因素。有些药物(氨茶碱、多巴胺等)虽可加强心肌收缩、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但由于球管平衡机制,终尿量并不能明显增多,利尿作用很弱。因此,肾小球不是目前常用利尿药的主要作用部位。近曲小管是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此段重吸收Na+约占原尿Na+量的65%~70%,原尿中约有90%的NaHCO3及部分NaCl在此段被重吸收。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高,所以Na+的

6、重吸收伴有水的重吸收。髓袢升枝的功能与利尿药作用关系密切。也是高效利尿药的重要作用部位,此段重吸收原尿中30%~35%的Na+,而不伴有水的重吸收。远曲小管近端由位于管腔膜的Na+-Cl-共同转运载体介导,重吸收原尿中10%的Na+,作用于该段的利尿药如噻嗪类,可产生中度的利尿作用。常用利尿药依据其作用部位和药效分为: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呋塞米、布美他尼等,为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噻嗪类(氢氯噻嗪)、氯噻酮等,为中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螺内酯、氨苯喋啶等低效利尿

7、药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乙酰唑胺等5.2.2.磺酰胺类利尿药(碳酸酐酶抑制剂)H2O+CO2H2CO3H++HCO3-碳酸酐酶(-)乙酰唑胺碳酸酐酶具有将体内的CO2和水催化合成碳酸的作用,碳酸解离出的氢离子在肾小管与钠离子交换而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当碳酸酐酶的作用被抑制后,势必影响尿液的pH和离子成分,由此导致Na+浓度增加,机体维持渗透压,也增加了排尿量。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化学名:N-[5-(氨磺酰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为磺胺类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药,长时间

8、使用使尿液碱化,体液酸化,导致酸中毒,产生耐药性,用于治疗青光眼、脑水肿。其它磺胺类利尿药及构效关系其它:P85构效关系:1)磺胺基团是碳酸酐酶抑制剂活性必需;2)磺胺基上的N原子不能有取代基,杂环上N原子有取代基不影响活性,eg醋甲唑胺3)杂环母体必需有芳香性。4)具有高脂水分配系数和低pKa值的杂环磺胺类药物对碳酸酐酶抑制作用和利尿效果好。芳香性芳香性的含义是:分子必须是共平面的封闭共轭体系,键发生了平均化,体系较稳定(有较大的共振能)从化学性质看,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不易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