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

ID:39242208

大小:1.35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6-28

中药化学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_第1页
中药化学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_第2页
中药化学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_第3页
中药化学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_第4页
中药化学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7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萜类挥发油类萜类(一)萜的含义和分类凡是由甲戊二羟酸(MVA)衍生而来的,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甲戊二羟酸(MVA)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的前体物。一、结构与分类(二)萜的分类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进行分类。将含有1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称为半萜;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含有3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倍半萜;含有4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二萜;含有5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二倍半萜…·萜类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分类碳原子

2、数通式(C5H8)n存在半萜5n=1挥发油、植物叶单萜10n=2挥发油倍半萜15n=3挥发油、苦味素、树脂二萜20n=4树脂、苦味素、叶绿素二倍半萜25n=5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三萜30n=6皂苷、树脂、植物乳胶、木栓质四萜40n=8植物胡萝卜素类多聚萜~7.5x103至~3x105(C5H8)n橡胶、硬橡胶萜类(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和分布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质各异,因而其生理活性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1)抗生育活性;芫花酯甲(yuanhuacin)、芫花酯乙(yuanhuadin)均为

3、引产药。(2)抗白血病、抗肿瘤活性:雷公藤内酯(triptolide)、雷公藤羟内酯(tripdiolide)、鸦胆丁(bruceantin)等。(3)驱蛔虫和杀虫活性:如驱蛔素(ascaridole),川楝素(chuanliansu,toosendanin)、土木香内酯(costunolide)等。(4)抗疟活性:如青蒿素(arteannuin)、鹰爪甲素(yingzhaosuA)。(5)神经系统作用:如治疗神经分裂症的马桑内酯类化合物。萜类(6)抗菌痢和抗钩端螺旋体活性:如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

4、lide)、穿心莲新甙(neoandrographolide)、14—去氧穿心莲内酯(14-deoxyandrographolide)。(7)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免疫功能:如芍药甙(paeoniflorin)。(8)泻下作用:如栀子甙(京尼平甙,geniposide)。(9)促进肝细胞再生活性:如齐墩果酸(oleanolic酸)。(10)防治肝硬变、肝炎的活性:如葫芦素B、E(cucurbitacinB、E)。(11)抗阿米巴原虫活性:如鸦胆子甙(yatanoside、brucealin)、鸦胆子

5、苦素A、B、C、D、E、F、G(bruceineA、B、C、D、E、F、G)及鸦胆子苦内酯(bruceolide)等。(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和分布萜类(12)降血压活性:闹羊花毒素III(rhodojuponinIII)对重症高血压有紧急降压作用并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减慢心率作用。(13)降血脂、降血清总胆固醇活性:如泽泻萜醇A(alisolA)。(14)抗菌消炎活性:如雪胆甲素(cucubitacinIIa)、雪胆乙素(cucubitacin,IIb)。(15)降低转氨酶活性:如山芝麻酸甲酯(methyhe

6、licterata)。(16)毒鱼活性:如二萜醛(sacculatal)。(17)昆虫拒食活性:plagiochlineA对非洲蝗虫有很强的拒食活性。(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和分布萜类(18)可作甜味素:甜菜素(滕氏甜昧内酯,phylloduicin)具有蔗糖600~800倍甜度,罗汉果甜素V(mogrosideV)的0.02%水溶液比蔗糖甜约250倍,可作调味剂。(19)昆虫保幼激素:如天蚕蛾保幼激素(C18-cecropia)、juvabione。(20)昆虫性引诱剂及昆虫驱避物质:sirein是很强的性

7、引诱剂,倍半萜丙二烯酮,对蚂蚁及其他昆虫有驱避作用。其他如挥发油中的单萜和倍半萜成分,不少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解热及镇痛等活性。有些是香料、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和分布萜类萜类化合物的分布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泛,据不完全统计萜类化合物超过了22000多种。存在最多的是种子植物,尤其是被子植物。萜类化合物经常与树脂、树胶并生,与生物碱相排斥。富含挥发油的植物:松科、柏科、胡椒科、马兜铃科、樟科、芸香料、龙脑科、伞形科、唇形科、败酱科、菊科和姜科等。水生植物很少分布有挥

8、发油。某些菌类和苔藓类植物可合成一些萜类,如斜卧青霉菌(青霉属decumbens)合成橙花叔醇。近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大量的萜类化合物。萜类(四)分类1、单萜单萜是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腺体油室和树脂道等分泌组织中,是植物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昆虫激素及海洋生物中也有存在。单萜类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香气,是医药、化妆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