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表(四稿)

开题报告表(四稿)

ID:39243086

大小:166.5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28

开题报告表(四稿)_第1页
开题报告表(四稿)_第2页
开题报告表(四稿)_第3页
开题报告表(四稿)_第4页
开题报告表(四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表(四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所在学院:人文学院学号:2011020097姓名:崔信学科专业:中国史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开题题目:北宋中期文人官员的“汴京印象”及其塑造——以苏门文人集团为中心导师姓名:黄诚入学时间:2011-09-01填表日期:2012年12月25日(本表一式四份,本人、指导教师、学院、研究生院各一份)16一、论文来源的课题名称、类型及课题编号(属于国家、省、市、自选中的哪一种?)    课题名称:无    课题类型:基础研究    课题编号:无    课题来源:其他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中国古代文人集团肇端于先秦时期,在

2、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本文聚焦于北宋中期以苏门士人为骨干的“汴京”学士集团,以这一文人集团所创造的大量存世诗词文赋的具体文本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置于唐宋变革和宋代城市革命这一巨大历史变迁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北宋中期城市经济繁荣与文人官员生活心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观察汴京城这一相对静态的城市意象在苏门文人集团成员各自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动态印象,并分析其形成、变化和原因,进而评估以汴京城为代表的王朝都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北宋中期,上承残唐五代至宋初以来分崩离析之局面,下启赵宋之后元明

3、清三朝大一统之格局,它所开创和奠定的宋型文化是十世纪后中华文明的核心。而作为这一文化类型的主要塑造者——士人群体,也与世俗城市生活发生着多样的联系。这一时期,科举取士在国家人才选拔体系中正式摆脱门阀势力的操纵,成为平民阶层进入官宦仕途的重要渠道,而诗词文赋的创作又是科举考试中测试举子才能的主要手段,这一考试取向使得文学在宋代社会的各方面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宴会制作、朋友赠答,诗社唱和,馆阁酬唱都离不开文学。同时,而在京城开封,文学的发达程度更是居全国之首。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士人群体的文人官员,在交游酬唱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具有相同政治诉求和文化自

4、觉的社会团体。以苏轼为中心的苏门文人集团正是通过“交流”而体现出理论总结的自觉性与文学创作上有意识的相互推动,并且这种自觉意识普遍地存在于诗、词、文、赋等文体的相互沟通和探讨中。本文重点关注的是苏门文人集团日常生活中的唱酬之作,以期通过这类作品来还原其作品中的“交游”场景,从而体察当时历史情境下他们灵魂深处的心态变化。这种研究方式的可行性也许会受到质疑,因为唱酬之作是一种具有应用性功能的诗词类型,常常用于酒宴歌会上的往来酬酢,它能否体现作者内心的真实思想与情感似乎颇受怀疑。但勃兰兑斯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

5、魂的历史。”,笔者以为这恰恰在一种对比中体现出苏门文人集团唱酬之作的独特意义,而这种独特性与他们作为苏门文人集团成员的共同追求密切相关。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选取苏门文人集团成员的唱酬之作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意味着这一创作类型代表了其文学的最高成就,而只是希望以个案的形式管窥以苏门文人集团所代表的北宋中期文人官员“汴京城市印象”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在北宋中期社会,汴京总体上具有比其它城市更大的吸引力。苏门文人集团成员笔下的“汴京城市印象”也随着他们的生活和仕宦经历的增加而不断被塑造,在此过程中既有交游群体通过互动对汴京记忆相似的强化,也有因个性和经历不同形

6、成的不同印象。有趣的是,促使他们“汴京城市印象”不断变化的,正是他们的汴京生活经历;而构成今人对汴京的认识框架的,又恰恰是他们诗文中展现出来的“汴京城市印象”。人与城市的关系就是在“人创造城市,城市锻造人”的规律下走向紧密,并对二者产生影响的。16无论是研究苏门文人集团的文学作品还是其成员各自人生不同阶段的心态变化,这二者都属于抽象的私人领域,它需要有一个具象的实体空间来承载,而汴京城市文化空间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苏门文人集团成员是如何作为一个集体存在于当时的汴京城市文化空间中,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他们的文学作品,最后才可能感

7、知文人心态的细微变化。历史绝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而是跨越时空的心灵感悟。因此必须是设身处地地再现往日的场景,置身其中,再超然其上,在一进一出间用心观察,把握全局,考察细节,以研究者的全部心智,平等地感悟先贤逝者,如此方能达到今日与过去的沟通。笔者希望打破文史的学科界限,以文学文本为基础,以城市史为纬,以心态史为经,把“人创造城市,城市影响人”的抽象说法具体化,落实到以苏门士人为代表的北宋中期文人官员上,从他们创作的具有日常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其对汴京城市印象的塑造,窥探宦海浮沉中的心态流转变化,描绘出一幅北宋中期文人官员和汴京城市印象之间的动

8、态立体关系图。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列出主要参考文献):本文属于对北宋中期文学史、城市史与心态史的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