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

ID:39245698

大小:326.8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6-28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1页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2页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3页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4页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1决定实施输血治疗前您是否认真思考过以下问题:一、血液是否安全吗?二、患者是否真正符合输血指征?三、输血对患者利大于弊吗?四、输血对患者存在多大风险?五、选用何种血液或输血方法更合理、更安全?六、如何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2输血作为治疗手段应用临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输血医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1998年10月1日实施《献血法》、随后《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相继出台,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工作开始全面步入法制

2、化的轨道,输血医学技术水平明显得以发展和提高。由于受血者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或法律诉讼也不断增多,因此科学、合理用血和输血安全问题已备受医学界和社会关注。3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临床输血原则:一、输血仅仅是患者治疗内容的一部分;二、依据国家临床用血指南,考虑患者病情是否需要再作输血决定;三、尽可能减少患者失血以减少输血要求;四、急性失血患者首先应采取有效复苏措施(输液、输氧等),同时再评估是否输血;五、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尽管重要,但不是决定输血的唯一因素,缓解临床症状、预防患者死

3、亡或病情恶化等都是支持作出输血决定的因素;六、临床医生应知晓患者输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七、患者输血益处大于不利因素时才考虑输血;八、医生应明确记录患者的输血原因;九、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监护观察输血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42010年10月检查我市31家医院急诊和合理用血情况一、共检查386次急诊用血,符合急诊用血指征次数273次,急诊用血符合率为70.7%。二、经统计急诊用血外科占37.0%、内科占27.1%、ICU占14.7%、妇产科占13.9%、骨科占5.5%

4、、儿科占1.1%和血液科占0.7%。三、急诊输血病历中符合输血指征,属于合理用血病历305份,合理用血所占比例为79.0%。5四、不合理输血典型病例:1、一位急诊外伤休克患者,入院检查血色素136g/L、血压正常、脉搏84次、呼吸24次,且输用红细胞悬液4单位。2、一位慢性肾功能不全致肾性贫血患者,检查血色素62g/L,一次输入红细胞悬液2单位。3、一位非急性出血患者,入院检查血色素158g/L,两天内输入红细胞悬液10单位。4、一位尺骨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失血约500毫升,且输用红细胞悬液4单位。5、一

5、位前列腺癌老年患者,入院治疗时于2010年8月18日检查RBC3.98×1012/L、HB122g/L、HCT0.362L/L,于8月19日输红细胞悬液2单位;8月24日输全血1.5单位和血浆300毫升(病历记录:输血浆补充了抗体、胶体、蛋白,全身衰竭情况相对缓解。);8月27日输红细胞悬液2单位;9月3日输全血360毫升和血浆400毫升(且8月30日查肝功、总蛋白66g/L、白蛋白40g/L);9月9日输红细胞悬液1.5单位;且除入院检查后其它输血前后均未做输血指标检查。6四川省卫生厅川卫办〔2010

6、〕369号文件经“窗口期”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相关问题的规定:一、经“窗口期”血液途径感染疾病事件系血站和医疗机构均无过错行为。二、发生“窗口期”血液途径感染疾病事件时,血站和医疗机构要积极妥善处理,按无过错原则给予患方人道主义补偿。补偿金额由血站、医疗机构和患者三方在合理范围内共同协商确定。三、在人道主义补偿中,血站和医疗机构共同承担人道主义补偿责任,并按以下类别实施补偿:第一类:发生经“窗口期”血液传播疾病事件系符合输血指征的临床输血所致,其人道主义补偿经费由血站和医疗机构按7:3的比例承担。第二类:发

7、生经“窗口期”血液感染疾病系不符合输血指征的临床输血所致,其补偿经费由血站和医疗机构按3:7的比例承担。四、补偿协议达成后,血站、医疗机构和患方之间必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补偿协议,并按法律程序实施人道主义补偿。7临床输血的实质:是一个同种异体移植的过程,属于组织与器官移植的范畴,其所出现的过程及问题涉及免疫应答、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免疫耐受和移植免疫等领域。血液成分的抗原性:来自于同一物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性物质称之为同种异性抗原,血液成分即属于此类,并且呈现多态性。8一、全血、新鲜血的概念(一)

8、全血实际并不全:1、血液自离开人体血液循环后,即会发生“保存损害”,其损害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有明显关系。2、血液保存液仅针对红细胞的保存而设计。3、常规全血在4±2℃保存,血小板需(22±2)℃振荡条件下保存。4、4℃保存血液中性粒细胞活性仅24小时,血小板12小时大部丧失活性、24小时即几乎全部丧失活性。5、全血中Ⅷ和Ⅴ因子极不稳定,4℃Ⅷ因子24小时活性丧失50%;Ⅴ因子3-5天活性丧失50%。6、全血在4℃除红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