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中农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推广中农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ID:39262476

大小:2.55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29

推广中农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_第1页
推广中农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_第2页
推广中农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_第3页
推广中农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_第4页
推广中农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广中农民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农业推广 与农民行为改变创新的扩散过程实际上是农民的采纳过程;要使农民采纳创新,就要改变农民的旧观念和行为;这就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内容和目标……Thursday,July15,20211(一)农民的心理特点(二)农业推广中的心理互动(三)行为产生及改变理论(四)农业推广与农民行为的改变Thursday,July15,20212(一)农民心理特点-1农民心理与农业推广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人态度和行为的内在依据;农业推广要改变农民固有的态度和行为,首先要了解农民的心理……农民心理特点是农民群体普遍心理特点的概括(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表现在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等……)。

2、Thursday,July15,20213(一)农民心理特点-2农民群体特点及心理特征农民群体的特点(乡土社会)群体成员间情感联系紧密;文化同质性强,固守传统;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慢;信息共享,来源单一……农民群体有何心理特点?Thursday,July15,20214(一)农民心理特点-3农民群体心理:心理定势强,不愿改变现状从众心理,不喜冒险,但可能盲从小生产者,考虑自身,缺少全局观念农民的心理特点导致了对待创新的行为和态度群体中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又不相同首因相应刻板效应/印象经验效应移情效应Thursday,July15,20215(一)农民心理特点-4农民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的内容性

3、格、气质、兴趣……影响个性心理发展的条件生理素质生活环境(条件)受教育怎样影响和改变农民的心理?Thursday,July15,20216(二)推广过程中的心理互动-1认知农民心理通过外部特征认知通过言谈举止认知通过群体特征认知与农民心理互动认知互动情感互动意志行为互动Thursday,July15,20217(二)推广过程中的心理互动-2对农民心理的影响劝导法冲击式、浸润式吸引法利益、新奇、形象和目标吸引暗示法源于临床心理学(语言+安慰剂)非语言暗示(表情、动作)Thursday,July15,20218(三)农民行为的产生与改变-1态度和行为态度:人对其他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4、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认知:人对其他人或物的信念或知识;认知有整体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情感:如人的评价、爱好和情绪反映行为:人类在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有一定结果的活动。人指向物或人的外显性反映(认知和情感的外在表现)。Thursday,July15,20219(三)行为的产生与改变-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行为是人态度的外化,态度决定人的行为;人是有理智的(伪装),在某些情况下,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不一致。孤独是一种感受,享受孤独是一种态度,这,是行为……Thursday,July15,202110(三)行为的产生与改变-3行为产生的理论(复习)需要理论:马斯洛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

5、安全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交的需要Thursday,July15,202111(三)行为的产生与改变-4动机理论人内在的需要和外来的刺激向作用,产生(要实现某种目标的)动机。动机是人行为的直接力量(始发、导向、强化)。动机行为目标需要+刺激需要满足紧张消除Thursday,July15,202112(三)行为的产生与改变-5影响行为产生的因素——行为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公式:B=f(P·Es)环境因素(外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习俗等)个人因素(内因):价值观、文化、性格、气质、受教育程度等。由于认知的特性,对人的行为起作用的不是绝对真实的环境,

6、而是人“感受/认识”到的环境。Thursday,July15,202113(三)行为的产生与改变-6行为改变理论态度改变行为——平衡理论构成一体的两个认知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如,推广人员和他推广的技术。个体对单元关系中两个对象的态度趋向于平衡(一致);例如,农民喜欢推广人员,容易相信其推广的东西。反之,亦然。[例:政治观点不同的山村教师]Thursday,July15,202114(三)行为的产生与改变-7激励理论(行为激励motivation)条件反射与行为强化: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变环境条件,人的行为就随之改变。例:公共政策制定正强化:采取措施加强所希望发生

7、的个体行为。负强化: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归因理论:人对过去行为结果和成因的认识影响日后的行为;因此改变这种认识(改变归因)可诱导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养殖不成功的归因(品种、技术、自己、推广人员原因?)Thursday,July15,202115(三)行为的产生与改变-8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行为改变的层次性行为改变的阶段性解冻期:传统行为方式开始动摇……变化期:认同、模仿新的行为方式……冻结期:新的行为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