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

ID:39267885

大小:77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9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_第1页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_第2页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_第3页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_第4页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比较分析――增值税财政0791班第二组组长:刘丹小组成员:谢彬杨歆陶然郑春晞郑美玲随着我国财会制度改革与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税收制度越来越表现出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分离的情况。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会计制度与税法在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上存在着差异。作为纳税人的企业,应当充分掌握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从而准确地执行税法,履行纳税义务,减少纳税风险。在增值税上新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收入准则对销售商品收人的确认,是以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与报酬是否

2、转移、是否继续控制商品、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回、相关的成本费用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等因素作为判断依据,要求这些条件在全部满足时予以确认。   现行税法规定,确认增值税销售额实现的基本原则是: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具体按销售结算方式(直接收款、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赊销和分期收款、预收货款等)不同分别确认。   增值税销售额的认定依据是税法规定,会计上确认收入是依照会计准则。由于收入准则与税法规定在确认收人的时间上存在差异,以及受增值税“链条”特征和税务管理的内在要求所制约,增值税销售额和

3、会计收入认定的时间性差异无法消除。[例]A上市公司(一般纳税人)预收B公司电梯款150万元,款到帐即将电梯发出。   该电梯成本价为100万元,不含税售价300万元。销售合同规定,电梯由A公司负责安装,B公司在电梯安装完毕并检测合格后支付余款。假设不考虑销售运费等其他因素。   分析:A公司此笔电梯销售业务是采用预收货款的销售结算方式,根据税法规定,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即在电梯发出时应确认增值税销售额并申报纳税;根据收入准则规定,由于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确定因素,电梯发出并不表示该电梯所有权上的主要

4、风险和报酬己转移给B公司,因此,只有在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后才能确认为会计收入并体现纳税义务。电梯从发出到安装完毕需要一段时间,税法规定的纳税时间与会计上纳税义务的实现在时间上不一致,其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如下:设立“增值税递延税款”一级会计科目(企业“资产负债表”可在“递延税款借项”类下设置),将增值税销售额与会计收入的时间性差异所引起的各个会计期间的应纳增值税差异集中在该科目进行处理。该科目主要用于税法规定在当期确认为计税销售额,会计准则规定在以后期作收入所引起的应纳增值税的核算。用税法规定确认的销售额乘以税率(征收率),借

5、记“增值税递延税款——销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在会计确认作收入时,按正常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将上述分录冲销,或借记相应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值税递延税款——销项税额”即可。A公司收到B公司的预付电梯款,发出电梯时,作预收款和发出电梯的会计分录,同时:   借:增值税递延税款51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万   在电梯安装完毕并由B公司检验合格后,收回余款201万元,确认为会计收入,作分录:   借:银行存款201万     预收帐款--B

6、公司15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万       增值税递延税款51万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万     贷:发出商品100万设立“增值税递延税款”科目,将会计收人与增值税销售额的时间性差异所引起的应纳增值税集中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把税法规定的一些视同销售行为(包括将自产或委托加T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以及对外进行投资等,所产生的应交增值税记人该科目,否则将导致该科目的余额无法转销。同时,

7、在初使用该科目时,要注意与以前此类经济业务的处理相衔接。第二,增值税在销售额上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指出:某些情况下,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销售商品需要延期收取价款,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销售货物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所列八种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

8、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白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