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特点专题训练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特点专题训练

ID:39269143

大小:286.82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6-2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特点专题训练_第1页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特点专题训练_第2页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特点专题训练_第3页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特点专题训练_第4页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特点专题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及特点专题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汉朝时南方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距离统治中心较远B、战乱连年C、生产技术落后D、自然环境恶劣2.隋朝炀帝时许多老百姓为躲避被征作民夫,不惜将手足砍断,还说是“福手、福足”,这说明:A、隋朝时百姓经常躲避为国家服务的义务B、徭役过于沉重百姓不堪其苦C、不愿离开亲人不如砍断手足D、怕离家之后的土地被地主兼并失去生存基础3.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是A、农业经济正常发展B、统治者的正确决策C、生产工具的革新D、社会矛盾的缓和4.古代圣王传说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这说明了A、远古时代人们已认识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B、远古时代人

2、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英雄人物C、神农氏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圣王”D、神农氏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开创者5.《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人民更加勤劳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6.一个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个遗址里不可能出现的物件是:A、残留的绢片B、陶碗C、小件铜器D、棉布7.在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D、隋

3、唐时期8.下列对田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田庄内基本可做到自给自足B、田庄内各生产部门基本具备,可以说就是一个完备微型的社会C、田庄内的成员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D、田庄内的僮仆除了为主人劳作外还必须承担护卫田庄安全的责任9.《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10.古代中国的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冶铁过程中的供风形式不断革新,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开始

4、于A、春秋战国B、汉武帝时C、东汉初D、唐代11.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财”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农民贫困,购买力极端低下B、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C、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D、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12.战国时期,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有①诸侯势力割据造成社会动荡混乱②城市的兴起③商鞅变法中的农本政策④度量衡混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③④13.《四民月令》中有关“籴”“粜”等买卖谷物以及三月可“买布”、八月买“韦履”等内容反映的是A、乡村商业行为的活跃B、城市商业的繁荣C、乡村几乎无商业行为,只有在特定时间才有少量的交换活动D、汉代的城市商业活动具

5、有明显的季节特色14.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哪种情况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B、在夜市里卖瓷器C、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D、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15.明朝时期兴起的商帮指的是A、专门在某地做生意的商人的总称B、按地域关系结成的地方商帮C、按其从事的某一行业结成的商人团体,类似于行会的性质D、商人按照利益关系结成的小的帮派16.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新征服的六国实行重税重役的政策的目的是A、削弱当地的力量以防止六国故地人民威胁其统治B、秦人对六国故地无感情C、六国故地经济较秦地富庶D、修建的重要工程都地处关东,所以就

6、地取材17.中国古代商人活动对统治者造成的不利影响有①城市繁荣,出现众多的商业都会②农民羡慕从商利润丰厚,弃田从商③商人凭财势侵夺地产使很多农民失去土地,造成社会的不稳定④奢侈之风导致人心腐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18.唐宋以后中国的东南地区赋税较其他地区更为沉重,这是因为A、该地区经济较其他地区发达,百姓相对富裕B、统治者对非统治中心的地区往往课以重税C、削弱该地区人民的经济实力,防止人民的反抗活动D、历史上长期以来的重税传统19.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A、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争取农民支持纷纷实行该政策B、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C、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D

7、、汉武帝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与盐铁官营等政策同时施行20.古代中国“禁奢侈”的政令往往难以真正取得实效,这是因为A、百姓收入多了都想过好日子,故不愿接受这项政令B、统治者和贵族高官不能带头禁奢,无法做到“上行”而“下效”C、商人的高消费生活败坏了社会风气D、社会富足无需禁奢21.材料一 春秋时期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材料二《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