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

ID:43064687

大小:218.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6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_第1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_第2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_第3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_第4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21.《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纫(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岀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2.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②区域分工明确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④生产社会化明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中国社会

2、史》评价清前期经济时说:“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Z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以下最能说明上述论断的现象是()A.当时中国是东亚、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地区B.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长期出现逆差状况C.当时屮国主丝、茶叶、瓷器畅销世界各地D.当时屮国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4.谢灵运在其《山居赋》屮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1.在古代的屮西方

3、交往屮,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屮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切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反时间内没冇根木性突破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A.①②③B.②④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C.①③D.②③④6.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焰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具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对下列两幅图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③娱乐活

4、动体现商业化色彩民阶层的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三国吋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耕于南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的穿着最不可能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A.毛B.麻C.丝D.棉9.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來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令二人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①宽松的经济环境②发达的工商业③繁荣绚丽的文化④科技发明大量应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

5、①②④10.梁启超在《屮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乂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冇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A.铁器和牛耕——井皿制瓦解B.明清资木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11•永乐至宣德年间,海禁略有松动,造船业与海外贸易开始复苏,但即使是在郑和七下西洋时,民间的海禁也并未完全取消。似乎航海只是朝廷的特权,一种上规格的、可以向世界炫耀的特权。对

6、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海禁不是一刀切,对民对官有区别②海禁松动就会有利于商业发展③值得炫耀的航海与海禁政策相抵触④郑和下西洋的同吋明朝还在闭关自守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1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T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13•—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B.邀请屮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C.北京的刖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D.收到国内来

7、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14.“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Z苦,有阡陌之得”。材料反映了()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15.《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M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Z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冇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Z息。于是冇卖出宅、鬻了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脆弱性B.自足性C.顽强性D.封闭性16.汉学者班固在《

8、西都赋》屮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17.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來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