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心理状况调查及反思

小学美术课堂心理状况调查及反思

ID:39272015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9

小学美术课堂心理状况调查及反思_第1页
小学美术课堂心理状况调查及反思_第2页
小学美术课堂心理状况调查及反思_第3页
小学美术课堂心理状况调查及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课堂心理状况调查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淳的民间艺术——如何运用到美术课堂中高淳县第三中学黄友华 地处江南水乡的高淳,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高淳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展和流传着极其丰富的民间艺术。在吴楚文化的滋润下,既有吴楚的秀气,也具有楚汉的粗狂。体现了当地民间艺人对美的追求。走进高淳,犹如走进一座民间艺术博物馆。无论是羽毛扇的制作、蓝印花布、刺绣、剪纸、还是石雕木刻、贝壳制作,以及各种布偶、香袋的制作等,都展示出高淳民间艺术家的独特艺术风采。它们广泛流传在当地寻常百姓家,直到今天仍在传承和发展。羽毛扇,堪称诸扇的始祖。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用鸟羽制作羽毛扇。地处苏皖交界的高淳,境

2、内湖泊众多,鸟禽成群,自南宋以来,羽毛扇就成为当地的传统工艺品。由于它制作精致,品种丰富,方便灵巧,深得群众的喜爱,在国内久负盛名。明代曾列为贡品。1951年高淳人民精心制作了四把珍贵的羽毛扇,赠送给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受到政府嘉奖。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和全国的美术工艺品展览并获奖。2007年,高淳羽毛扇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蓝印花布,明清时期,高淳地区就流行蓝印花布。所谓蓝印花布,即在白布上蜡染上蓝花,图案多为花卉、禽鸟、动物等传统题材。到了近现代,高淳的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的构成设计更加精细巧妙,反映出江南水乡人民的精致,纤巧的审美心态和吴楚文

3、化对高淳的深刻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衣着更加丰富多彩,但蓝印花布由于它具有独特的魅力,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高淳老街,蓝印花布的制品正成为一种时尚的追求。4剪纸,高淳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一直保持着古朴、纯扑的艺术风格。民间剪纸艺人只用剪刀,不用刀刻,就能随手剪出简朴大方,散发出泥土芳香的艺术作品。在高淳民间,历来有许多农村妇女,农闲时结伴剪纸,相互切磋,传授技艺。使这门艺术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其作品的地区风格是简朴纯真,反映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解放后,高淳民间剪纸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有付山河、吴银卓等民间艺术家。他们不仅善于吸收民间传统的题材和表

4、现手法,而且不断创新。他们的剪纸作品主题鲜明,时代性很强,多次在国内参展并获奖。贝雕,镶嵌画的一种,其原材料是加工后的贝壳。高淳贝雕是改革开放以后兴起的新的民间工艺品。因高淳地区是典型的水乡,有不少农户养殖珍珠河蚌。民间艺人就利用大量的废弃河蚌贝壳作为原材料,经过加工改造后镶嵌到面板等平面上,制作成漂亮的贝雕工艺品。贝雕图案一般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经过装帧后,作品具有典雅大方,和谐自然、富有浓厚的风土氛围和装饰品味。作品曾远销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在高淳老街,贝雕作品成为游客颇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缺憾。一是部分民间

5、工艺已濒临失传。这些民间工艺资源如不加以保护和利用,将是一件令人十分惋惜的事情。二是工艺品类质量下降。民间工艺品的制作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质量出现下降,给自身的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危机。三是年轻的工艺爱好者日趋减少。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除了培养新人来传承技艺外,更需要有一大批热爱民间艺术,懂得欣赏民间艺术的群众。一种艺术如果失去了观众,这是艺术的悲哀。我们应加紧挖掘整理和保护濒临失传民间工艺,让其焕发出新的光彩。要以创新的精神来促进民间工艺的发展。艺术贵在创新。民间工艺同样需要用创新精神来增强自身的活力。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少年宫

6、和青少年艺术教育机构中增加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的教学内容,开设民间工艺欣赏课,举办民间工艺的讲座和组织民间工艺兴趣小组,从小培养他们懂得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的道理。只有这样,民间工艺才能具备不断拓展的空间,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发展。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教师应极力提高自身修养,从民间艺术中吸收养分。4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经济高度发展,文化快速进步的社会。学生所学知识呈现出的多样性、丰富性。特别是地区性的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及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的教学

7、。已使我们美术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显然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要想把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并带入课堂,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准备。通过走访、实践、搜集资料等多渠道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制作与创作,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只有教师汲取了这些宝贵的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传授和影响学生。譬如,初中美术教材16册第五课《端午节》教学中就涉及到很多的民间工艺,有香袋、彩棕、泥塑、以及风筝的制作。这些都是我们美术教师在大学里从没有涉及过的,只有深入民间,向那些当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