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

ID:3928551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9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_第1页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_第2页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_第3页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_第4页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两者的定义:经验学派:“在广义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学了流派。主张以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学现象的学派。”(1)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理论的理智结合,批判理论一词是从马克思主义描述为政治经济批判和资本主义的批判的传统做法中派生出来的。”(2)强烈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两者的主要学者和学术著作:经验学派主要学者:拉斯韦尔、拉斯菲尔德、卡兹、(3)著作: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实践》(4)欧内斯特·戴尔的著作《伟大的组织者》、《组织中的参谋工作》(5)主要学者:卡尔·马克思、弗洛

2、伊德、霍尔海默著作:M·杰伊《辩证的想象》T·阿多诺等人出版了《权威人格》H·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6)两种学派的在多处拥有巨大的差异首先是方法论的不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7)而经验学派截然相反。“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学了流派。”而这点从批判学派学者阿多诺在应邀广播研究室音乐部门的负责人时十分不适应的两点中的“研究室所采用的经验式的研究的方法有很大的问题,学着只对数据感兴趣,把数据看成数据科学的本质,社会理论不过是数据的整理抽象出来的东西。而对阿多诺来说把实验的反应当做是社会学知识的最终源泉的研究方法是十分肤浅

3、的,数据只不过是证明社会理论正确性的附属显现而已。”(8)之后由于阿多诺仍然坚持自己批判态度和辩证的分析方法引起商业广播的不满而失去了洛克菲洛财团的资助,阿多诺本人也离开了实验室。然而这两种学派的差异绝不仅仅只在方法论上“拉扎菲尔德敏锐的意识到他认为这种分歧的关键在社会观上”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是多元社会,只要实现多元利益的平衡和协调便能够消除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批判学家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8)这种社会观的差异使他们的立场也有着“经验学派在现存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而批判学派则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8)马克思

4、主张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在美国这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人都因为“研究传授或马克思的思想而受到惩罚”。这种差异明显的社会观导致这两种学派态度对大众传播截然不同的态度“经验学派将传播当做控制人的行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而批判学者认为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并认为资本主义的传播制度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8)对于批判学者来说,关键的问题是谁拥有和控制大众媒体,这是种宏观的看法。经验主义学者主要关注媒体对受众成员的效果,是一种微观的看法。“这种差异明显的社会观同时导致这两种学派的学者有不同

5、的学术关心。虽然都关注传播的社会控制作用而经验学派核心课题是如何控制和多大程度控制。而批判学家则关心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支配和控制以及为了谁的利益控制。”(8)“批判学者注重解放,他们探究媒体使个体异化、使通俗文化商业化的途径。并且将批评与内容分析结合起来,著名的例子便是洛文塔尔对名人杂志的研究,发表在《烧炭人》上表明在美国历史上的这40年期间,发生了生产的英雄到消费英雄的变化。“(9)总结起来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由核心的社会观的截然不同导致其两者所持有的立场和学术兴趣。和两者所认识到的大众传播的作用。还有两种学派的方法论的不同。“但判断学派也并不总是反

6、对经验学派的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辩证分析和经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已开始被不少批判学者所接受。”(7)二者已经不再如以前那样水火不容。例如:文化研究者学者D·莫利进行的关于社会结构与电视释码的文化地图的分析研究,都采用了经验的调查方法。12(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14页。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54页4·  彼得·德鲁克生平简介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3-01-16]5张吉波.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欧内斯特·戴尔[J].现代班组,20126(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

7、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16页。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60页。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57页。9(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30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