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原创.中考必备《出师表》比较阅读

绝对原创.中考必备《出师表》比较阅读

ID:39285935

大小:84.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29

绝对原创.中考必备《出师表》比较阅读_第1页
绝对原创.中考必备《出师表》比较阅读_第2页
绝对原创.中考必备《出师表》比较阅读_第3页
绝对原创.中考必备《出师表》比较阅读_第4页
绝对原创.中考必备《出师表》比较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绝对原创.中考必备《出师表》比较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出师表》比较阅读一《出师表》VS《后出师表》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

2、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④今贼适疲于西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知臣谨慎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C.而议者谓为非计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翻译下面句子。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②

3、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①②③参考答案:1、①寄:托付②攘除:铲除③宜:应该④适:正好,正逢2、D3.A4、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5、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二《出师表》VS《郗超荐贤》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地名),又虎视淮阴(地名)矣。于

4、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④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⑤,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允许,许可)必能立勋。”元⑥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注:①郗(xī)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②苻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④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宣武,谥号。⑤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⑥元,大。译文:郗超与谢玄不善。郗超与

5、谢玄不友好。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苻坚将要侵犯晋国,在像狼一样吞噬了梁歧之后,又像虎一样盯住了淮阴。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当朝中讨论派谢玄向北讨伐的事,大臣中间很有不同的看法。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只有郗超说:“这个人北伐一定成功。我曾和他同在桓温府做事,见他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即使是平民也得到适合他们的工作。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由此推论,任用他一定能使他立功。”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北伐大功告成,当时人们都感叹

6、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推重他不因为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的优点。1.解词(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将军向宠,性行淑均(3)郗超与谢玄不善(4)既已狼噬梁、岐2.译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3.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4.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伐符坚的重任,依据是什么?5.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内容对两人做出评价。诸葛亮:评

7、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郗超: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即可。6.本文以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为背景,刻划了郗超                       的高大形象。(知人善任、公私分明、宽容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7.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作者将郗超的一番通达的言论与“时人”对郗超的赞叹相结合,来表现刻画人物。参考答案:1.刑:罚。赐:恩赐。善:好。狼:像狼一样。2.(2)(2)我曾经和他

8、一起在桓宣府中,发现他任用人才,都能尽量发挥别人的本领。即使是小事,也能尽到自己的责任。3.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4.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意思对即可)5.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