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笔记整理之糖皮质激素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糖皮质激素

ID:39294168

大小:118.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9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糖皮质激素_第1页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糖皮质激素_第2页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糖皮质激素_第3页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糖皮质激素_第4页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糖皮质激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糖皮质激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概述:肾上腺素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称,其基本结构为甾体类化合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体内过程:1.口服、注射均可吸收。2.可的松和泼尼松在肝内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而生效,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只宜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药理作用: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生理剂量)①糖代谢:升高血糖②蛋白质代谢:促分解,抑合成,负氮平衡③脂肪代谢:增高血浆胆固醇,促使皮下脂肪分解,形成向心性肥胖,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④水和电解质代谢:保钠排钾——长期

2、应用能促进钙、磷排泄,骨质脱钙。激素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归纳:2.抗炎作用:抗炎作用强大、非特异性,对感染性、非感染性(过敏性、机械性、化学性)炎症均有效抗炎不抗菌,抗炎不抗因,治标不治本(凡炎皆抗,“万能灵药”)。利:早期——渗出减少,改善症状;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弊: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3.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抗免疫)(1)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2)抗过敏作用:减少过敏介质的产生,抑制因过敏反应

3、而产生的病理变化。4.抗休克作用:大剂量,常用于严重休克,特别是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①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加强心肌收缩;②降低血管对某些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③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④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但对外毒素无效。5.其他作用(1)退热作用严重的中毒性感染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体内致热原的敏感性(2)血液与造血系统(一少五多)①淋巴细胞减少②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增多(3)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的兴奋性,引起欣快、激动、失眠等,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及小儿惊厥的发作。(4)骨骼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时

4、可出现骨质疏松,特别是脊椎骨,其机制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力,减少骨中胶原的合成,促进胶原和骨基质的分解,使骨质形成发生障碍。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5)心血管系统增强血管对其他活性物质的反应性,诱发高血压——允许作用。(6)消化系统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黏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7)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例如糖皮质激素可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和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临床应用:1.严重感染或炎症(辅助治疗)(1)严重急性感染: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伴有

5、休克者,如中毒性菌痢、暴发型流脑及败血症等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皮质激素(先停皮质激素后停糖皮质激素)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2)抗炎治疗及防止某些后遗症(早期应用)对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角膜炎、视神经炎、睾丸炎及(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等。2.免疫相关疾病A.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贫血和肾病综合征等。多发性皮肌炎为首选。不宜单用,采用综合疗法。B.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主要用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C.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

6、若已经发生排斥反应,治疗时采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排斥反应控制后再逐步减少剂量至最小维持量,并改为口服。3.抗休克治疗²感染中毒性休克首选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前提下,可及早、短时间突击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²过敏性休克糖皮质激素为次选药,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²低血容量性休克在补液补电解质或输血后效果不佳者,可合用超大剂量的皮质激素。4.血液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癜等的治疗(停药后易复发)5.局部应用1)一般性皮肤病,湿疹、牛皮癣、接触性皮炎等(可局部外用)2)宜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

7、龙或氟轻松6.替代疗法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不良反应:1.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所致。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痤疮、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等(停药后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2)诱发或加重溃疡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弱胃粘膜的保护作用(3)诱发或加重感染免疫抑制作用,结核病患者合用抗结核药(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水钠潴留、高血脂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抑制生长发育等促蛋白质Pr分解,抑合成,

8、增加钙磷排泄(6)糖尿病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原异生,降低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措施: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糖皮质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