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ID:39307479

大小:624.39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6-30

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_第1页
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_第2页
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_第3页
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_第4页
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19年3月前言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城市,能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上行压力不断加大。推进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升,是上海实施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生态之城的必由之路。从世界范围来看,超低能耗建筑正在成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德国、美国、欧盟、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和技术政策。2010年以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通过示范引导,吸纳德国被动房技术理念,在不同气候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7年发布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

2、全国不同气候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开展超低能耗小区(园区)、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试点”、“到2020年,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1000万平方米以上”。当前我国已经建设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主要集中在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与北方和欧洲地区不同,上海等夏热冬冷地区在气候特征和用能习惯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应用超低能耗建筑理念时,应该有着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和指标。为了建立适应上海地区特征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更好的指导超低能耗建筑在上海的示范应用,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联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3、司等相关单位编制了本导则。主编单位: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德被动式建筑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德国隆恩建筑师事务所上海浦公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总则1.0.1 为了深入推进本市建筑节能工作,引导建筑物不断提升节能水平,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住宅建筑,以及办公、酒店类公共建筑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施工、运行和评价,其他类型的建筑可参照执行。1.0.3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和评价,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4、。2.术语2.0.1超低能耗建筑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在利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大幅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其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能耗水平应较2016年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降低50%以上。2.0.2 性能化设计以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为性能目标,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达到预定性能目标要求的设计过程。2.0.3供暖年耗热量在设定计算条件下,为满足室内环境参数要求,单位面积年累计消耗的需由室内供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为kWh/(m2·a)。2.

5、0.4供冷年耗冷量在设定计算条件下,为满足室内环境参数要求,单位面积年累计消耗的需由室内供冷设备供给的冷量,单位为kWh/(m2·a)。2.0.5 一次能源消耗量建筑年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和电梯终端能耗,利用一次能源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标准煤的能耗值,单位为kWh/(m2·a)。2.0.6 建筑气密性建筑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可表征建筑或房间在正常密闭情况下的无组织空气渗透量。通常采用压差实验检测建筑气密性,以换气次数n50,即室内外50pa压差下换气次数来表征建筑气密性。3.基本规定3.1基本技术要求3.1.1本导则规定的室内环境指标、建筑能耗指标、建筑气密性

6、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围护结构性能指标为推荐性指标并设定有限值;能源设备及系统性能指标和技术措施为推荐性指标。3.1.2超低能耗建筑应以气候特征为引导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基于上海地区的气象条件、生活居住习惯,借鉴本地传统建筑被动式措施进行建筑平面总体布局、朝向、采光通风、室内空间布局的适应性设计。3.1.3 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应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以室内环境和能耗指标为约束目标,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合理确定技术策略,优先采用外遮阳、节能门窗、围护结构保温等被动式措施降低建筑供暖空调需求,并结合设备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建筑能耗的大幅度降低。3.1.4超低能耗建筑

7、应按照精细化施工的理念,采用更加严格的施工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3.1.5 超低能耗建筑应进行全装修,并应防止装修对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的损坏和对气流组织的影响。3.2室内环境指标3.2.1 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热湿环境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表3.2.1-1 室内热湿环境设计参数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制冷供热温度(℃)≤26≥20相对湿度(%)≤60≥303.2.2超低能耗建筑室内新风量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1.住宅建筑的卧室、起居室、餐厅、书房等主要房间室内新风量不应小于30m3/(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