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

ID:39325051

大小:634.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30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_第1页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_第2页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_第3页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_第4页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环境描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0:0000:00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节选自《活着》)请简要分析本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答案: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与开头环境描写相呼应,使结构完整;渲染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增添了小说的意味;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

2、升华了主旨;以此打动读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内涵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内容上、结构上、情感氛围上、主旨上以及读者感受上等几个角度进行思考1、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1)翠鸟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静态描写,讲翠鸟十分的专心。)(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静态描写,表现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极多

3、。)(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静态描写,表现了昆明湖的静和绿的特点。)(4)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动态描写,讲翠鸟是如何的迅速。)(5)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跑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动态描写,表现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极多。)2、客观描

4、写与主观描写客观描写,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而不带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它大都用于说明性文字中,因此除非是特定的环境,小说中一般不会出现。主观描写,作者用浓厚的情感色彩去描绘景物的笔法。这样的环境,往往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喜怒哀乐的思想情绪。因此在分析景物描写特点时,可关注其中的感情色彩。3、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又分为两种,一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或由远及近,或由内而外,或由上到下,或由整体到局部,等等

5、。二是不取固定的观察点,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也叫游览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景,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如春、夏、秋、冬,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描写的实际需要而定。4、感觉描写。可分为听觉描写、视觉描写、嗅觉描写和触觉描写等。根据描写对象特点和主题需要加以细分细描。例: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拣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感觉),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放到鼻尖子上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实战例题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

6、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

7、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高尔基《乌米》)指出本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1、景中有物。注意分析写的是什么景物,其特征是不是有所侧重,有没有运用到一些修辞方法。2、景中有序。如时间顺序、移步换景、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等。3、景中有变。注意描写中的山水结合、动静结合、人物结合,花草结合。4、景中有

8、叙。注意描写景物时插入的叙事或引文,是用以深化或丰富景物内容的。5、景中有情。注意在描写过程中的抒情议论,是自然流露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的。6、景中有理。注意分析下面这样的内容:描写时通过观察联想,感悟景物或景物变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1、交代背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一条不很整洁的巷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叶圣陶《夜》)——这句景物描写用了“黄晕”、“ 模糊”、“ 惨淡”、“ 阴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