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ID:39359295

大小:274.8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01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_第1页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_第2页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_第3页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_第4页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黄斌有效提问的含义提问是由教师发出,以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反应的一系列信号和暗示的信息,同时给予反馈的过程。(鲁子问、王笃勤,2006)提问是课堂上师生、生生间交流的组成部分,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提问。有效提问是能够使学生做出相关的、完整的答复,并且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的提问。它是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参与、发展学生认知、有效组织课堂、促进教学目标实施的提问。(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

2、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肖成全等:《有效教学》)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有话可说,从而达到最基本的语言训练目的,又要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对已有认知结构重新组合,从而更好地表达想要表达的观点,提高思维水平。如果把所有的课堂行为做思考,它们都具有两面性,即“艺术性”和“科学性”。课堂提问研究应走向“科学+艺术之路”。(陈羚,2006)提问的目的及意义提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好的提问方式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可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

3、增强他们之间的交流。提问是引发思考的起点。问题的分类根据问题的形式分类:a.Yes/no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问题比较简单,其答案也比较简短,是最低层次的问题。b.选择性问题。只需做出选择就可以了。c.Wh-问题。一般属于事实性问题,它们要求学生能够再现事件、地点、时间、人物等信息。d.How/why问题。要求学生分析、解释问题。根据提问的目的与要求分类:a.引导性提问—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以引入新知。b.强调性提问—可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c.巩固性提问—可以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根据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序和环节分类:a.新课导入时的提问—可以

4、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b.授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c.总结性提问—需要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便让教师了解、掌握、检测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根据答案的伸缩性分类: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close/openquestions);聚合性问题/发散性问题(convergent/divergentquestions)(Orstein,1995);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display/referentialquestions)封闭性问题、聚合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属于一类,而

5、开放性问题、发散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属于另一类。只是不同的人划分的方法不同而已。根据问题的难度分类:浅层问题和深层问题(low-level/high-levelquestions)(Orstein,1995)。浅层问题侧重记忆和信息再现。前面谈到的封闭性问题、聚合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都属于这类问题。深层问题超出记忆和事实性信息的范围,要求学生进行复杂的、抽象的思维,能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问题、发散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都属于这类问题。提问的功能引起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组织课堂教学,刺激学生

6、的参与反馈信息作为交互活动的手段作为词汇、阅读教学的手段有效提问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双边性原则。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清楚。具有学习价值。能激发兴趣。刺激参与。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标志课堂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具有扩展作用。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适当的教师反馈。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低层次认知性问题比重较大。缺少等待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平等。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草率、单一,缺乏包含和引导。对课堂产生的自发性问题有过度依赖感。学生主动发问的次数过少。有时使用汉语提问数量偏多。影响课堂提问有

7、效性的具体因素问题的表述:问句中概念不明确,问句中概念间关系相容,问题的范围过大;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排列的顺序问题的形式发问的对象应答的准备优化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确定提问的目的,计划提出的问题。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设计出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出有交际意义的问题。问题语言应简单、清楚、准确,运用学生所熟悉的词汇。提问与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相符的问题。问后提名和全方位注意。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教师注意倾听,对学生表示尊重。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反应或反馈。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延缓评论。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学会质疑。结语教师的成功人生,不是

8、都当特级教师、校长,而是要有丰富的思想。欢迎批评指正!谢谢!联系方式:E-mail:tony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