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ID:3936356

大小:321.7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2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heHongKongAnthropologistVolume1,2007香港涼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1胡亮一、引言香港自1842年開埠至今已有約164年的歷史,在這164年期間,香港發展了其特有的文化個性(culturalpersonality)和創造了香港地區的文化財產(cultural2properties)。香港有多樣的文化財產,舉例說有人力車、大牌檔、缽仔糕。至於香港人對其自身文化財產的態度,用「廣為重視」來形容暫時仍未見恰當,因為香港人對保存香港本土文化財產的意識,在香港的歷史中一直不算高,這一點可以從實際的情況中反映出來。自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市民在很大

2、程度上滿足了溫飽的問題後,香港人對保存「文化遺產」(culturalheritage)的態度和意識才有所提升。(Lu2003)當初的文化遺產保護,對象多是注重「有形的文化遺產」(tangibleculturalheritage)。香港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的保存意識,是近年才正式呈現的。云云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本人選取了「涼茶」作為本報告的研究對象,是基於以下的原因:1)時間性。涼茶是本報告寫作期間的熱門時事話題之一,涼茶從被申請成為中國國家級的文化遺產,到申請成功(下簡稱「申遺」成功)後,香港政府、市民及其他持份人(interest

3、holders)的互動關係如何,以至他們對香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影響、事態最新的發展都是值得密切留意的。;2)爭議性。無可置疑,涼茶是香港「文化財產」之一,但它是否屬於「文化遺產」則不同的持份人有不同的聲音。而若然涼茶被大眾認定為為文化遺產,它的哪些方面應該被保護呢﹖是配方本身、還是應連同涼茶店舖的裝潢一同紀錄保存﹖這方面社會上都有分歧的意見。「申遺」的過程及結果中,我們還可以找到就涼茶的原真性(authenticity)和文化遺產定義等問題,這些都是我打算深入討論的議題;3)代表性。關於香港的非文化遺產保存和研究方面,「涼茶事件」是香港政府首次在官方文件上提出保護的要求,屬創先河的行

4、動。這時的香港,一些鮮為人知的文化財產,如漁民所擁有的生存技術和知識、祭祀用的面粉公仔(蔡傳威引述廖迪生1胡亮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的本科生;他的電郵地址是azoniauth@gmail.com。2雖然在本研究進行期間,香港的普羅大眾對於「文化財產」這個概念的認識和重視度不高,但這個概念對於研究本報告作為學術研究和討論,有其實用性。對形容本研究的對象------「涼茶」,亦見描述得宜,避免了有部份人士對涼茶是否是「文化遺產」的爭議。91TheHongKongAnthropologistVolume1,20072006),已經面臨消失的危機。香港的涼茶未算是「鮮為人知」,但它在推動香港非

5、物質遺產運動的革命性影響,亦是我有興趣分析和研究的範圍。基於以上三個的原因,我希望通過此份研究報告,解答以下三個主要的問題:1)涼茶有甚麼文化重要性?2)誰牽涉在保護涼茶的工作中?甚麼人會關注該事態的發展﹖有關的持份人有誰﹖3)保存涼茶有甚麼方法﹖為了達致以上的研究目標,我實行了以下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1)非組織性至半組織性的深入探訪(un-structuredandsemi-structuredinterviews)。本人總共訪問了約四十位人士,他們是來自各行各界,有著不同背景,性別和年齡的受訪者或消息提供者。其中還包括涼茶店的店主、員工,飲用涼茶的顧客和其他市民。2)參與觀察。本

6、人在今年十月和十一月前往了九龍旺角和新界沙田,一共十間涼茶店舖裡進行了參與式的觀察,以盡量不騷擾在場人士的大前提下,觀察涼茶顧客的消費行為、留意他們對涼茶表達的意見,以及店職員在涼茶製作、銷售中的工作,和他們與顧客之間的互動關係等。3)問卷。本人派發了50多份問卷,收回其中約30份,問卷的內容問及受訪者對涼茶的看法和認識。我認為,香港涼茶的使用者和持份人不只局限於法定的香港居民。問卷的作用就是通過隨機的抽樣調查,包羅更多人士的意見。綜合問卷的結果後,我將用來輔助和證明我的研究討論。4)文獻回顧(literaturereview)。本報告的文獻回顧來源包括網上資料、新聞文章、電視紀錄片、

7、學術書籍等。此外,本人於2006至2007年度年第一學期,選修了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開辦的「文化遺產保護」一課程,故我的文獻回顧資料來源還包括講課的筆記、課程的參考資料和讀物,再配合本人的常識與個人理解,寫成此部份。因為與「香港涼茶」直接相關的文學作品不多,所以我會專注於時事性新聞消息和報導的評論。本報告的結構如下:一、引言–第一部份是本報告的介紹部份或引子,表明本人對有關題目的關注,交代研究方法、架構及目標。二、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第二部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