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何日再辉煌

凤凰何日再辉煌

ID:39377277

大小:2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2

凤凰何日再辉煌_第1页
凤凰何日再辉煌_第2页
凤凰何日再辉煌_第3页
凤凰何日再辉煌_第4页
凤凰何日再辉煌_第5页
资源描述:

《凤凰何日再辉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凤凰”何日再辉煌*作者:万继蓉、章玉贵自90年代中期以一,久负盛名的上海产自行车“凤凰”便一病不起,尤其是在1996年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年,公司不仅没有完成预定指标,反而出现了巨额亏损;原来指望1997年能够出现转机,但公司在该年度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1997年,“凤凰”的毛利率只有10.90%,营业利润率则为-0.86%,净利润增长率更加惨不忍睹,跌至-104.77%,“凤凰”股票的每股收益仅6厘钱,获利能力排在上海106家上市公司的第102位,已经丧失了配股资格。1998

2、年,经营状况虽然有点起色,但仍未走出困境,拿一位“凤凰”员工的话来说,目前的“凤凰”,即使不能算是一条“死鱼”,至少也是一条“休鱼”……一直被视为中国自行车工业骄傲的“凤凰”落到今天这般田地,不仅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也是当初的创业者没有想到的。“凤凰”曾经显光彩,可惜今日已不再1958年5月1日,由267家小厂合并组建的上海自行车三厂在鼓乐和鞭炮声中宣告成立了。当时的条件虽然十分简陋,但全厂上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当年便生产自行车15.6万辆,出口6.69万辆,创汇267万美元,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开端。此后的30科年时,

3、“凤凰”的发展势头一发不可收,1965年,“凤凰”就已经是国内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并以96.61的高分夺得了自行车行业质量评比第一名;此后,由于受“文革”冲击,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但这并没能阻止“凤凰”的腾飞,1973年,“凤凰”产量突破100万辆,利润4567万元,创汇1377万美元,成为国内自行车行业的“领头羊”;70年代末,“凤凰”开始步入鼎盛时期,当时尽管产量一提再提,仍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老百姓往往要等上好几年才有机会获得一张车票(当时实行凭票供应),一些外商则通过国内亲戚朋友想方设法订购“凤凰”

4、车,上海进出口公司差不多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批客商。1981年,“凤凰”的订货量早在一年前就已额满,自行车厂一个月就收到500多封要求购买“凤凰”的人民来信。一位美国记者曾经这样报道“凤凰”的地位和受欢迎的程度:“在中国,拥的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犹如在主要以车代步国家里拥有一辆‘卡迪拉克’或‘奔驰’车”;80年代中后期,国内自行车市场开始供大于求,但“凤凰”依然红得发紫,1987年,“凤凰”产量突破300万辆,出口110万辆,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实现利润1.24亿元,上交国家税金6700万元,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

5、利税大户。直到90年代初期,“凤凰”仍在书写自己的辉煌史。然而,从1994年起,“凤凰”便开始走下坡路,从此一蹶不振。昔日金“凤凰”缘何成病鸟短短数年,“凤凰”便由昔日的市场骄子沦落为今天的“病鸟”,既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无情,也暴露出企业自身存的诸多问题。那么,是哪些原因导致“凤凰”由盛转衰的呢?1.负重难翱翔跌落泥潭中过去,“凤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以及良好的品牌和质量菜象之外,还与自行车产业较为宽松的生存环境不无关系。据统计,到80年代末以前,国内自行车市场基本上都是“卖方市场”,在这

6、种情况下,且不说“凤凰”这类名牌车好卖,就连一般非名牌车也不愁没有销路。但随着供给量的持续上升和需求的不断萎缩,自行车产业终于好景不再,市场开始走向疲软,如1995年全国自行车产量为4474万辆,而销量仅3710万辆,库存700多万辆;1996年更加不景气,不仅总产量跌至3361万辆,销量也只有2812万辆,全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不少企业开工率不足50%,亏损的消息接连不断。与此同时,三资企业和杂牌组装厂却迅速泛滥,到90年代中期,全国已有三资企业近300家,它们主要以组装为主,投资少,见效快,变换品种方便,促

7、销手段灵活,技术水平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产品也以出口为主转为主要抢占国内市场。目前,三资企业基本上垄断了国内高档车市场,并把触角进一步促向中低档车市场,“凤凰”的传统“领地”不断遭到侵袭;另一方面,杂牌组装厂的兴起又加剧了这一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天津周围就有300家小型企业,各种经济成分都有,总产量超过600万辆。这些杂牌组装厂借着交通方便,无退休职工负担,地方政府特殊税赋以及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以原始方式组装生产,并以绝对的价格优势吸引各地经销商,形成一股强劲的低价冲击波。面对这种咄咄逼人之势,“凤凰”被迫

8、削价竞争,但由于成本过高等不利因素,使“风凰”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但没有赢得多少实利,反而伤了不少元气。此外,沉重的企业负担又大大降低了“凤凰”的竞争实力。目前,全公司有离退人员4000多人,每年仅用于他们的工资支出就高达几千万元,若加上各种各样的社会负担,则支出数目更为庞大,而这些负担,对三资企业来说基本上都不存在。有人指出,如果“凤凰”能像“捷安特”、“顺流”那样轻装上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