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

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

ID:3937762

大小:394.7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25

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_第1页
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_第2页
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_第3页
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_第4页
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04总第456期商业研究COMMERCIALRESEARCH文章编号:1001-148X(2015)04-0154-10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112熊斌,葛玉辉,陈思婷(1.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2.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南宁530004)摘要:本文对包含42家企业高管团队的预试样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出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高管团队互动动力特征包含团队凝集、有效沟通与认知冲突三个维度;通过对125家企业高管团队的正式样本调查分析,验证共享心智模型构

2、建导向的高管团队互动动力特征三维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互动动力特征在团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高管团队生命历程的演进,高管团队互动动力三特征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团队凝聚、有效沟通与认知冲突的水平在高管团队形成期进入震荡期后开始下降,随后过渡到规范期、执行期时水平有一定提高,其中在执行期水平最高。关键词:团队凝聚;有效沟通;认知冲突;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中图分类号:F272.91;C934文献标识码:ADOI:10.13902/j.cnki.syyj.2015.04.023作为团队

3、认知的心理表征,共享心智模型已一、理论与假设渐成为解释团队效能差异、预测和提升团队绩效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集中在虚拟团队、项目团队(一)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特征等团队类型上。高管团队的战略决策决定着组织关于群体动力特征的研究,可追溯到格式塔绩效,而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行为受高管团队认知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勒温(K.Lewin)于1945年提驱动,有效和成功的战略往往要通过高管之间认出的群体行为场理论,该理论认为群体行为的存知的交互影响才能达到,如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在具有动力学特征。较早研究高管团队

4、互动动力型的作用等。由于共享心智模型是一个动态发展特征的Peterson等人(1999),在借鉴Tetlockt等过程,与其他影响共享心智模型因素相比,共享心(1992)的GDQ(groupdynamicsq-sort)理论基智模型的动态前因对其影响更为深刻。因此,挖掘础上,提出了派性和凝聚力、分权与集权等八项高影响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的动态前因具有管团队互动动力特征。随后,Ensley和Pearson重要意义。(2005)在家族与非家族新创企业高管团队的行为动力比较中,提出了凝聚力、冲突、群体

5、效能和共收稿日期:2015-01-05作者简介:熊斌(1973-),男,湖南沅江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经济管理;葛玉辉(1964-),男,安徽砀山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陈思婷(1991-),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管理。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GXQ4D1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6、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63024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ZS117;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1201YLXK。总第456期熊斌: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构建导向的互动动力特征·155·享战略认知等高管团队互动动力特征。另外,Ens-促进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形成。ley和Pearson(2005)通过对以大学为基础的高科团队动力学理论表明团队行为的重心是沟通,技初创公司与独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团队互有效沟通是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团队有效沟动动力特征(凝聚力

7、、冲突、群体效能和共享战通作为一种团队互动行为特征(褚超孚,2010),略认知)进行比较,发现后种类型企业的高管团随着团队运作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团队有效队互动动力特征表现更显著。沟通有利于共享心智模型的构建(施杨和李南,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对高管团队互动动力2007)。所以,团队有效沟通可视为团队的一种互特征展开研究。在基于高管团队冲突是一个动态动动力特征。团队成员沟通得越好,就越有利于共的过程的基础上,张良久和周晓东(2006)建立享心智模型的形成(武欣等,2005);有效沟通可了高管团队冲突

8、动态分析模型;李懋等(2009)以强化共同目标,增强成员的团队认同感,促进任对高管团队沟通、冲突等内部动态特征的实证研务相关信息的传达,有利于形成共识(VanGinkel究,表明沟通维度中的沟通规范有利于形成高质和VanKnippenberg,2008);团队有效沟通会促进量决策,而沟通维度中的沟通频率、情绪冲突却对团队成员形成一致态度,促进他们对彼此的知识、决策质量呈负相关关系。技能的了解,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对团队的目标、任团队互动动力特征的某些关键变量是共享心务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