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汇编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汇编

ID:39377754

大小:4.29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2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汇编_第1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汇编_第2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汇编_第3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汇编_第4页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光现象》过关测试题一、选择题图1ABCD5.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来源:Z#xx#k.Com]答案:D1.如图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答案:B14.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

2、主题开展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6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B.图6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图6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D.图6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答案:C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平面镜中的像A拱桥的倒影D竖直杆的影子B放大的邮票C答案:C10.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12涉及到光学知识的是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B.高速公路挂的警示

3、语“保持车距”C.成语“一叶障目”D.成语“刻舟求剑”答案:C3.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答案:C1.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

4、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答案:D3、如图2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图2答案:A(河南)13.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答案:A12.如图所示,在

5、“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2fD.f

6、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答案:A1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答案:BC121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C.形单影只D.立竿见影答案:A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海市蜃楼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答案:C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

7、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答案:B图24.如图2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答案:B2.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8、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