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ID:393785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30

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_第3页
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_第4页
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浙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自从20实际60年代初MacDougall提出了FDI能够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开始,学者们开始对其进行不断的考察和研究,并不断总结后得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道国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21世纪的到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国外的投资者也开始把投资的目光放在了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不断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溢出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浙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其成为了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段。因此,外商对浙江的投资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而技术溢出效应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对浙江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000年以来,浙江省合同利用FDI不断增加,在2007年达到了204亿美元,虽然在2008年和2009年略有减少,分别为178.20亿美元和160.18亿美元,但这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纵观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总体呈现不管上升的势头,而且产业发展日趋多元、港澳台投资热情高涨、内陆地区大项目逐渐升温。因此,FD

3、I的技术溢出已经使浙江省的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的程度,急需对此进行研究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明确它的发展方向和促进更高程度的发展。浙江省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但是对于它的FDI所引起的技术溢出的研究却很少。为了加快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我们就有必要对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对浙江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对历年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使用计量模型来分析其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建议,有利于帮助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上或应用方面的参考来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

4、动态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仅在行业间传递,而且也会对行业内起作用。随着国内外学者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不断研究,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理论分析转向了实证分析,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针对学者们的研究和结合国内外文献,我们将其再分为横向溢出效应研究,纵向溢出效应研究,支持正向溢出效应的研究和不支持正向溢出效应的研究四方面。(一)FDI的横向溢出效应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2000年之前,国外学者对FDI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横向溢出效应的研究。Caves(1974)实证检验外资企业的参与程度和澳大利亚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认为FD

5、I对澳大利亚的本土制造业有正向技术溢出效应。[1]Blomstrom&Perssoon(1983)、Imbriani&Reganati(1997)对墨西哥以及欧洲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都表明外资企业对当地企业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1]106-113而迄今为止,中国学者则一直致力于FDI横向溢出效应的存在性的检验,并探讨影响的因素。何洁(2000)的研究表明,当地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制约着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市场规模是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2]黄凌云(2007)发现,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有

6、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吸收能力的重要性。但当东道国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FDI的溢出效应则开始减弱。[3]平新乔(2007)认为,从最粗浅的总生产率相关系数上研究,FDI显著与中国制造业的总生产率呈正相关,但是这种正相关系数高估了FDI对我国的技术溢出程度。从FDI与内企的总生产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看,技术溢出大为减弱。[4](二)FDI的纵向溢出效应近年来,国外学者普遍是采用面板数据对FDI进行研究的,在行业间不断寻找其技术溢出效应,他们相信在行业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的内企可以从外企的相关交易中获得利益。研究发现,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后向和

7、前向关联存在正效应(Javorick,2004)[5]。还有些其他的研究对此结果并不太一致。例如,Yudeva(2003)对俄罗斯制造企业的研究发现了前向和后向关联的负效应。[6]Merlevede&Schoors(2005)对罗马尼亚企业的分析结果显示,部门间存在着正的前向溢出效应,而后向溢出效应只出现在出口导向的部门中。[6]93-103我国对FDI的纵向溢出效应的研究比较少。王欣、陈丽珍(2008)研究表明,FDI对江苏制造业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前向和后向关联的溢出效应。[7]杨亚平(2007)的研究结果认为FDI对内企有“挤压效应”,

8、从而出现了正的后向溢出效应。[8]田泽永(2009)通过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认为,FDI并没有对江苏制造业有“挤出效应”,虽然前向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后向溢出显著为正。[9](三)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