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

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

ID:39380186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2

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_第1页
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_第2页
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_第3页
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_第4页
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驱动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消费低碳化转型的机制驱动刘静暖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招标课题(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46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393号)。作者简介:刘静暖(1963-),女,长春市人,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杨扬(1991-),女,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低碳经济问题孙媛媛(1989-),女,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低碳经济理论。杨扬孙媛媛(吉林财经大学马

2、克思主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00)摘要: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居民生活质量乃至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既有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认为,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符合消费模式演化规律。城市消费内容具有五层次,并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等因素激励与制约。因而,增强城市消费低碳化转型的驱动力,应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正反两方面进行设计。激励驱动包括收入增进、补贴刺激、信贷支持、低碳偏好培育;约束机制包括简约性、无害性、共享性、体恤性及的5S机制。关键词:演进规律低碳化激励机制约

3、束机制在世界低碳经济大潮下,我国由于对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问题研究不足,加之对实践工作重视不够,致使高碳消费随处可见,影响了碳强度的降低及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说,正在发生的雾霾天气与高碳消费方式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全民生态意识、节约意识、促进生活方式低碳绿色转型的政策主张。因而,深入探索城市消费低碳化转型理论,设计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既有的研究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关于城市消费低碳化转型问题的直接性研究聊聊无几,与之密切相关的城市低碳消费问题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主要研究路径如下:自

4、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范畴后,我国社科院庄贵阳教授于2005年率先-6-提出遏制奢侈消费、减少浪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必经路径的观点,庄贵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5(11).暗喻平实的、节约型消费属于低碳消费,从而拉开了我国探索低碳消费的序幕。2007年学者如一发表了题为《暖冬与低碳消费》文章,指出指崇尚节约、不搞铺张浪费、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生活的“低碳一族”的消费就是低碳消费的观点,首次提出低碳消费概念。随后,伦敦气候变化署气候变化经理塔蒂安娜在对伦敦与上海构建低碳城市愿景描述中将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引向

5、城市低碳消费问题。塔蒂安娜:低碳城市———从伦敦到上海的愿景[J].城市中国,2007(21).2008年,辛章平,张银泰等学者简明的语言诠释了城市低碳消费含义,即在城市居民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节省含碳产品使用,实行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消费就是低碳消费。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04).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低碳消费模式、实现机制、对策、评价指标研究成果不断迭出。何洁,夏建新,刘荣霞设计了包括:低碳消费理念、居民生活用电、用水量、每百人私家车拥有量、用气普及率、城镇人口密度、人均居住面积、恩格尔系数、万人公共

6、汽车占有量及轨道交通里程数的低碳消费评价指标。何洁,夏建新,刘荣霞:低碳城市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C].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刘蓓琳,邓国用通过对我国城市低碳消费现状分析,建立了城市低碳消费主体-功能结构三维模型,进而构建了消费模式。刘蓓琳,邓国用:我国城市低碳消费模式构建探讨[J].消费经济,2012(04).赵敏提出了市民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饮食及政府公务低碳消费路径。赵敏: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11(02)..吴文盛,吕建珍设计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自发调节、行业协会自律、企业低碳生产与低碳

7、消费文化引导五大机制。李忠民,尹英琦通过回归分析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低碳化比较了比较研究。李忠民,尹英琦:我国城乡家庭居民食物消费低碳化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09).上述研究呈现三个特点:广义的低碳消费问题研究比较多,而更有针对性的城市低碳消费问题研究少;低碳消费模式问题研究比较多而低碳消费机制问题研究少;尤其是,现有的文献,对生产方式低碳化转型研究比较多,而对消费的低碳化转型研究几乎寥寥无几。从供求相互制约关系角度,我国要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化转型,忽视消费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仍由高碳消费拉动内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

8、上看,都是一个误区或陷阱。因而,解除消费高碳化约束,促进城市消费的低碳化转型,应是未来经济理论界亟待研究的课题。2.城市消费低碳化转型理论与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应,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