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高程测量》PPT课件(I)

《井下高程测量》PPT课件(I)

ID:39385902

大小:309.1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02

《井下高程测量》PPT课件(I)_第1页
《井下高程测量》PPT课件(I)_第2页
《井下高程测量》PPT课件(I)_第3页
《井下高程测量》PPT课件(I)_第4页
《井下高程测量》PPT课件(I)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下高程测量》PPT课件(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井下高程测量2-1概述2-2井下水准测量2-3井下三角高程测量2-1概述一、井下高程测量的目的和种类1、井下高程测量的目的在井下建立一个与地面统一的高程系统,确定各种采掘巷道、硐室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以解决各种采掘工程在竖直方向上的几何问题。2、井下高程测量的任务(1)确定主要巷道内各水准点与永久导线点的高程,以建立井下高程基本控制;(2)给定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方向;(3)检查主要巷道及其运输线路的坡度和测绘主要运输巷道纵剖面图。3、井下高程测量的种类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

2、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须的高程控制。矿区高程控制测量:是指在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基础上,在矿区建立的三、四等水准网。井下高程点的选设井下高程点应布设在巷道顶、底板或两帮的稳定岩石中,碹体上或井下永久固定设备的基础上,也可选用井下永久导线点作为高程点。图2-1井下高程测量的类型现以下图的矿井为例说明井下高程测量的种类综上可见,井下高程测量分为三种类型,即(1)通过立井导入高程(2)水准测量(3)三角高程测量矿井高程联系测量矿井高程联系测量又称导入标高,

3、其目的是建立井上、井下统一的高程系统。采用平硐或斜井开拓的矿井,高程联系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将地面水准点的高程传递到井下。采用竖井开拓的矿井则需采用专门的方法来传递高程,一、钢丝法导入标高采用钢丝法导入标高时,首先应在井筒中部悬挂一钢丝,在井下端悬以重锤,使其处于自由悬挂状态;然后,在井上、井下同时用水准仪测得A、B处水准尺上的读数a和b,并用水准仪瞄准钢丝,在钢丝上作上标记;变换仪器高再测一次,若两次测得的井上、井下高程基点与钢丝上相应标志间的高差互差不超过4mm,则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最后,可

4、通过在地面建立的比长台用钢尺往返分段测量出钢丝上两标记间的长度,且往返测量的长度互差不得超过L/8000(L为钢丝上两标志间的长度)。二、光电测距仪导入标高光电测距仪导入标高不仅精度高,而且缩短了井筒占用时间。基本方法:在井口附近的地面上安置光电测距仪,在井口和井底的中部,分别安置反射镜;井上的反射镜与水平面成45°夹角,井下的反射镜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光电测距仪分别测量出仪器中心至井上和井下反射镜的距离l、S,从而计算出井上与井下反射镜中高差:H=S-l+Δl式中,Δl为光电测距仪的总改正数。然后,分别在井上、井下安

5、置水准仪。测量出井上反射镜中心与地面水准基点间的高差hAE和井下反射镜中心与井下水准基点间的高差hFB,则可按下式计算出井下水准基点B的高程HB:HB=HA+hAE+hFB-HhAE=a-ehFB=f-b式中,a、b、e、f分别为井上、井下水准基点和井上、井下反光镜处水准尺的读数。运用光电测距仪导入标高也要测量两次,其互差也不应超过H/8000。二、井下高程测量的基本要求1、井下高程控制网,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三角高程的方法敷设。δ<50时→水准测量50<δ<80时→水准测量也可用三角高程测量δ>80时→用三角高程测

6、量2、从井底车场的高程起算点开始,每隔300—500米设置一组高程点,每组高程点至少应由三个点组成。3、水准点可设在巷道的顶板、底板或两帮上,也可在井下固定设备的基础上。2-2井下水准测量一、井下水准测量的外业1、井下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变换仪器高法注意:当水准点设在巷道顶板上时,要倒立水准尺,尺底(零刻度)端顶住水准点。2、井下水准测量的限差要求两水准点之间往返测高差较差不大于±50√Rmm闭合、附合水准路线单程测量,闭合差不大于±50√Lmm变换仪器高法每站高差观测两次,以检核读数的正确性→称测站检核。测站检核分两

7、种:1)变换仪器高法两次不同仪器高度的水平视线——(改变仪器高度应在10cm以上)测定相邻两点间的高差,图根水准测量两次高差之差应小于±6mm,否则应重测。2)双面尺法读取每一把水准尺的黑面和红面分划的中丝读数,前、后视尺的黑面读数计算出一个高差,h黑=a黑-b黑前后视尺的红面读数计算出另一个高差,h红=a红-b红四等水准:ABS(h黑-h红±100)≦5mm,否则应重测。读数步骤:①瞄准后视点水准尺黑面分划→精平→读数;②瞄准后视点水准尺红面分划→精平→读数;③瞄准前视点水准尺黑面分划→精平→读数;④瞄准前视点水准

8、尺红面分划→精平→读数。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井下水准测量应选用精度不低于DS10的水准仪和普通水准尺,采用变更仪器高(两次仪器高互差应大于10cm)的方法进行观测。两次测得的相邻点间的高差互差不大于5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由于井下高程点有的设在顶板上,有的设在底板上,高差hi的计算公式都是hi=ai-bi(即后视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