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

ID:39394366

大小:2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02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备课建议”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第四专题:世相百态一、说不尽的阿Q:阿Q正传二、*众生之相: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一夜醒来成甲虫的格里高尔/高松年与方鸿渐第四专题:众生之相1.专题内涵:了解认识丰富多样的社会、人生和性格192.呈现方式:文本研习3.核心文本:阿Q正传4.教学重点:探讨—精读与略读5.课时安排:8课时生活因人的不同个性而丰富,生活也因人的不同个性而复杂。了解生活的丰富和复杂,能使我们对生活有更正确、更深

2、刻的认识,能够提高我们适应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了解不同人各自独特的性格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对我们选择适当的人生定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生选择都非常有价值。文学即人学。伟大的作品都以其塑造了个性鲜明而意蕴丰富的人物而成为经典,都以其对生活深刻而独到的表现而具有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阅读这些文学的经典,感受其语言艺术的魅力,既是文学的享受,也是对生活的解读。专题由两个板块组成。19第一板块为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它成功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不朽的艺术典型。在学习过程中,欣赏鲁迅先生刻画人物的精湛艺术,了解民族的某些劣根性以及人性的某些共同弱点。第

3、二板块为集锦式的“众生之相”,由从中外名著中截取的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四个片断组成:有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有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有一夜醒来变成甲虫的格里高,有不谙世事人情的方鸿渐和世故圆滑的高松年,以群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生活中不同人的不同生存方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名著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认识生活,思考生活,“改良人生”。第一板块:“说不尽的阿Q”鲁迅《阿Q正传》《阿Q正传》主题深刻、内涵丰富又有趣耐读,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研习解读,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欣赏。19小说的篇幅比较长,必须课内外结合,以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主。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通

4、读小说,画出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语句,思考章前以及旁批中的有关问题,随时记录下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心得。前六章的学习,可以先进行分组复述。教师要对学生的复述进行指导,首先要梳理每章内容,列出情节提纲,弄清楚主要写了几件事;复述时可借助插图突出重点内容。然后组织讨论每一章章前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情节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后三章的学习,可以抓住阿Q“革命”这条线索,分析他“革命”前后态度的变化,“革命”的方式和具体行为,“革命”的目的和结果,“革命”过程中同其他人发生的联系和矛盾,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切的原因所在。在突出这个重点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他的精神胜利法及其他的

5、性格特征。阿Q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学习这篇小说,环境的分析不能不加以重视。19这个环境,一是指未庄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重点是理解阿Q和身边各种人之间的关系。要使学生认识到,阿Q是这些人物中的代表,是这些人物构成的社会导致了阿Q的悲剧,而他们的躯壳里有着和阿Q一样的灵魂。喜剧的外壳包裹着悲剧的内核,是《阿Q正传》的主要艺术特色。作者刻画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表达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但作者却用了喜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教学中,要防止学生对小说的解读只停留在浅表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小说的内在世界,认识人物的悲剧命运,理解

6、小说的深刻主旨。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他创作这部小说,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我们阅读这部小说,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我们看这篇作品,首先当然是觉得阿Q19这人可笑,未庄这批人都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小丑。但细细咀嚼,就能从喜中品出悲来。作者一生思考国民性问题,思考中国历史循环怪圈问题,这样重大的问题同样表现在他的这篇作品中。但他不是悲天悯人,而是通篇调侃、讽刺、挖苦、嘲笑,惟其这样的大喜,人们才感觉到那样的大悲。当我们联想到历史和现实时,更是悲从中来。所以,阅读这篇作品,应该在喜剧故事中把握其悲剧内核。这篇小说一直存在着不

7、同的解读,但对其主要思想的理解还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结合有关资料组织对小说主题的讨论。在理解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可以容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化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和主题,教师应该对作者创作的动机以及这篇小说写作的背景作适当介绍。也可以让学生围绕“在现实生活中,人是否需要一点阿Q精神”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阿Q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小说的思想博大丰富。19这既是教学的难点,也给教材处理带来了较大的空间,教学时不必面面俱到,从某一个角度切入,从某一方面入手,牵一发动全身则可。教学这篇小说,也可以采用边诵读边赏析的方法,把对小说的理解、分析同朗读结合起来

8、进行。边读边讨论有关问题,边评点人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