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浓 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

叶浓 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

ID:39400549

大小:9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2

叶浓 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_第1页
叶浓 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_第2页
叶浓 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_第3页
叶浓 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_第4页
叶浓 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叶浓 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叶浓意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2014-06-3018:00 书画纵横 我要评论0字号:核心提示: 艺术自身的发展故然是很重要的。如何新的形式皆不可凭空而现,必在传统的基础上变化。那对于画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对事物认知的感觉,事物的现象之所以成为艺术,是一种独特感觉的记录而致,或者是准确地恰到好处地表达出的一种感觉。也是画家与常人的差异,对生活的敏感和独特感受是画家与生俱来的特质。艺术自身的发展故然是很重要的。如何新的形式皆不可凭空而现,必在传统的基础上变化。那对于画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对事物认知的感觉,事物的现象之所以成为艺术,是一种独特感觉的记

2、录而致,或者是准确地恰到好处地表达出的一种感觉。也是画家与常人的差异,对生活的敏感和独特感受是画家与生俱来的特质。画为新意,论为心声,师古人之迹,更要师古人之心,临摩古人的优秀作品,更要师古人的“师造化”之心,只有认真地、不断地读书,犹读古人的画论。山水从随至唐初发展到吴道子才产生大的变革其原因大抵是:一、“以判躯之状,写寸眸之明”的理论,为后人山水画的气象精神打下了基础。王微也在历史上一大重大理论之—绘画不同于地图。二、山水画重在气象精神和吴道子以精神写画,特以气势为主相结合,为冲击山水画的绚丽形式促成变革准备了精神基础。三、由于社会上

3、大量需要人物画,人物画长期的发展,其技法日益成熟而产生丰富的变化多端的线条,被移用到山水画上去为山水画的变革准备了技巧基础。(这一原因是关键的,倘无长期积累的技巧基础,前二原因终会落后),所以我们要知道本源之由来,贴近文脉的根源创作才能符合道法自然的好作品。记得有一次龙瑞老师在作示范写生时,由于他画的深动,有一位学生感动的说他画的“无法无天”其实不然,无法则有法,无天则万物之意。正因为他对事物的感觉之透彻,已经心里有底,胸有成竹,感觉非常好画的非常轻松。绘画是精神的产物,精神是技巧的根源之地。画圣吴道子改革山水画变工整严谨为豪纵磊落,气势

4、磅礴,正是其本人胸有豪放之气,使之然“非懦夫所能也”。“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干物者,未尝师诸心。”由师前人到师造化,再到师心,即在传统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前人、创作的道路。“师心”是有用“师造化”的基础“师造化”是有“师传统”的基础,每一次对前一阶段的否定,也是对前一阶段的继承。然后终归于“心”。历来一个伟大画家一样,将传统造化皆融于精神之中,作画时则不必再临时到客观自然中去捕捉物象,计算笔墨,而是一任其具有丰富涵养的精神流路,所以,他们画也和历来伟大的画家一样,皆是自己精神气质的外化

5、。然而前人如果对传统和自然长期的熔炼以及其他修养的积累,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中国画的观察方法是意象观察。中国山水画家在观察事物时,首先是穿透事物的表象去体悟自然,他并不局限于用眼睛去观察一山一水,而是调动全身去感受,去体察,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使人与自然有一种瞬间的融合。讲究对眼前自然界的感觉,感受,甚至感情的投入。悟对,然后才能通神。这是对大自然的全身心的仰观,俯察,内观,外省,是对造化和生命的全面把握和关照,最终达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这正如宗炳所讲的“澄怀”,“澄怀”之后即是“味象”,“味象”的方法在于它不是用眼睛看,而

6、是用精神去体味其中的奥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悟”。“澄怀味象”的意义在于用纯净的心去体味自然,使心与自然沟通交融合一,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最终目的。意象观察不仅是看的结果,而且是记忆与想像的升华。中国画画家常常采取对景创作,离景记忆,靠的是观察时的想像和观察后记忆能力,这也是中国画意象观察的特殊性。由此可见,中国画的意象观察不是即时观察,而是随时随处的自由的观察方法。古人很少画速写,到处游到处看,看多了就画,从规律上画。画中国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定要把形象记在心里,从规律上、理法上、画法上、笔法上了解自然界中的东西,不能绝对的写生。有些老先

7、生画山水画了一辈子,速写画了几大摞,最后在创作上基本背不出几座山来。中国画的创作不是临,不是把速写摆好,照片摆好,起个稿,反复修,反复画,那都是西洋画的模式。中国画是简单勾几笔,大概定个位置,就是李可染先生说的“白纸对青天”,接着就画,笔笔生发。等你把稿子起好了摆好了,照稿子复制、临摹,那笔墨的东西就找不着了,所以对自然界的观察记忆尤为重要。画家要做有感觉的人,到山里看到的是山川林木、泉石飞云,则透过此看到意境和生机;没感觉的人到树林里听到的仅是鸟叫和风声,有感觉的人则由此产生了音符或者文字。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昭道乐于吸收吴道子的

8、“山水之魂体”一、为吴山水生动当初影响之大;二、李其人因为早年没有经历大的动荡的冲击,很难有豪放纵之气。感觉之外要有激情。没有激情的作品是冷漠的,没有激情不要画画,就像没有激情别去写诗一样。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