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

ID:39409553

大小:2.2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7-02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_第1页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_第2页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_第3页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_第4页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概说》 课件(66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先秦诸子概说一、先秦诸子先秦诸子是指秦统一六国以前,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形成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而此时,教育已经开始向乡民普及,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的局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新士人。这些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主张积极入世。释家: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道家: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

2、出世。三教九流三教“九流”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纵横家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儒家儒家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也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孔子的主要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克己复礼,内仁外礼)。治国以礼,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制度。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

3、仁”仁礼早在远古时就已出现,然而它的形成却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到了周朝,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的制度,其范围之广,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到了孔子时代,礼乐崩坏,孔子却用尽一生的时间去推行周礼.礼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礼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分粥事宜七个人分一锅有限的粥,你有什么办法实现最大的公平与和谐?方法一: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方法二: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

4、每次的粥都一样多,就象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提示在文化传统上,中国人似乎倾向于采用第1种方式,中国人相信德行的力量;西方人则倡导第2种分粥方法。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制度才可以体现公正。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不是恰到好处,孔子主张“中庸之道”,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

5、面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孟子的主要思想:张扬性善说。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宣扬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提倡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的主要思想:张扬性恶说。认为人的本性没有礼义,所以人必须勤奋地学习礼义来培养品德。同时荀子主张用法制措施来落实礼乐。义主題思想礼信智恕儒家仁道家道家一、道家始祖老子老子,姓李名耳,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勤劳聪颖。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

6、学,死于扶风。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道德经》一书共81章。这本书反映了老子的基本思想。是道家的第一部经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二、道家奇人庄子庄子,姓庄名周,生于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一生贫寒,曾卖草鞋为生,赊米下锅。庄子所处时代,列雄争霸,天下昏暗无道,庄子辞官归隐,宁愿过贫困生活。楚威王曾使厚币迎之,并许以为相,他笑而谢绝,“曳尾于涂中”以自快。他被唐玄宗追封为“南华真人”。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只有

7、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因此,道家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顺应自然的法则,才能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即道家说的“天人合一”。抱朴守真----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所以庄子提出“至人无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