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历史回顾 - 台中北屯贵格会

上帝历史回顾 - 台中北屯贵格会

ID:39414926

大小:350.50 KB

页数:139页

时间:2019-07-02

上帝历史回顾 - 台中北屯贵格会_第1页
上帝历史回顾 - 台中北屯贵格会_第2页
上帝历史回顾 - 台中北屯贵格会_第3页
上帝历史回顾 - 台中北屯贵格会_第4页
上帝历史回顾 - 台中北屯贵格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帝历史回顾 - 台中北屯贵格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龍與上帝董叢林作者序引言:霧中尋樓臺1.第一朵浪花2.馬背上的異客3.磐石開裂4.乍暖還寒5.分合之道6.一抹淡虹7.扭曲的十字架8.太平上帝9.望海樓火10.頑強的堡壘11.荒誕與合理12.新學的窗口尾聲主要參考文獻作者序  北京三聯書店和臺灣錦繡文化企業合作編輯出版《中華文庫》,實在是海峽兩岸學界的一大盛事。筆者熱切向往,不揣淺陋地以求一試。至爲榮幸,在編輯諸君的熱誠關照和指導下,書稿竟得以比較順利地完成,並很快問世,激動之情自不待言。  筆者對本書課題發生興趣並積累素材已有好幾個年頭。在大陸學界“文化熱”方興未艾的時日裏,筆者的注意力也曾被該“熱”所

2、吸引,龐雜地涉獵了有關方面的一些文章和書籍。但掩卷思來,對“文化”問題的複雜性頗感困惑,覺得根據自己作爲一個比較年輕的史學工作者的條件,要想悟出一點道理,獲得一點切實心得,與其在大面上浮光掠影,不如選擇一點定向地掘進。經過認真思考,便確定了由本書內容反映出的這樣一個側重方向,平時多留意於此。  本書的選題便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提出的,旨在依傍廣闊的歷史背景,通過對具體史事的考察,揭示從唐初到清末期間中國文化、中國社會與基督教的關係狀況,探究其規律性,總結經驗教訓。所取視角,既不同于基督教在華傳佈史,也不同於中國反洋教抗爭史,自有其新穎獨特之處。至於內容的基本

3、思路,另在《引言》當中陳述。  本書的寫作當中,力求融會時代感,注意從時代的制高點來鳥瞰和回顧歷史,以現代意識來詮釋和介紹傳統文化。這樣,對中國傳統文化所持的基本態度,必然是哲學意義上的“揚棄”,即肯定其積極因素而否定其消極成份,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國粹”的極端當然都不可取。尊重歷史,力防偏見,實事求是,是本書所著意遵循的原則,努力做到言之有據、持之有故,決不敢隨興所至,任意鋪張。  對於一部著述來說。內容固然是靈魂所在,但形式也決非無關緊要。《文庫》要求各書從標題設計到行文風格都儘量有所創新,注意情趣,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獲得知識和啓示,這也是很有見地的

4、。筆者極表贊同並著力遵從、竊以爲歷史學術也不應該是象牙塔內的禁物,適當活潑的形式不但不會影響學術觀點的表達,而且更能擴大傳播範圍、增強社會效果。  儘管筆者確實用了一番功夫,費了一番斟酌,勞碌之後難免有一點敝帚自珍和“得失寸心知”的情愫,但決不至剛愎自“用,深知立意並不等於實效,即使有些想法可取,困于水平在實際上未必做好。幸運的是畢竟獲得了一個求教于廣大讀者的寶貴機會,筆者熱切地期待著獲得指教。對於作者來說,讀者就是明察秋毫的上帝。  爲使本書問世,出版社的林言椒先生、黃台香女士給予了熱情關懷和指導。從選題、擬訂提綱、初稿寫作到修改潤色的各個環節,潘振平先

5、生更是花費了大量心血,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具體幫助。張林娜女士也付出了辛勞。筆者的業師苑書義教授,一直關心和指導著本書的寫作。沒有師長們的提攜,便不可能有本書的問世。在此,謹表示最誠摯的感謝!董叢林 1991年4月於石家莊引言:霧中尋樓臺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這是宋人秦觀的名句。其蒼茫的意境,極富文學的美感,也頗具哲理的韻味。如果我們別作一番更開闊的聯想,則發現:從歷史到現實,從自然到社會,悠悠歲月,大千世界,正有多少撲朔迷離的現象,恰似月籠霧罩,吸引人們去尋覓、探索。就說“龍”與“上帝”吧。  龍的人工形象是我們所習見和熟識的,然而,生物起源、進化

6、的歷史證明,地球上從未有過這樣一種動物存在。那麽,龍的形象究竟緣何而成?時至今日仍是學者們打不清的筆墨戰:或說是鱷魚等動物的神化;或持論乃馬頭、鹿角、蛇身、雞爪等生命部件的組裝;或推測源於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的圖騰形象;或斷言就是雷電之神,得名於雷聲之“豐隆”……真乃衆說紛壇,莫衷一是,但無論如何,這個虛構之物已牢不可破地成爲華夏民族的象徵,神州古國的象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  象徵意義並不等於宗教崇拜,並不等於訴諸虛幻,而只是一種識別字號。龍之於中國,決不具有基督教世界上帝那樣的地位和身分。以儒家文化爲主脈的中國傳統文化,其根本特徵是倫理中心主義,突出

7、而直接地講求人與人之間現實存在的關係規範,特別強調道德的約束和教化。中華古國歷朝歷代的“真龍天子”,除極個別的特例之外,都以所謂德治教化作爲治國的根本方針,宗教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沒有獨立的席位。歷史的傳統造成華夏民族與宗教王國之間的相對疏遠和隔膜。  這種相對疏遠和隔膜不等於絕緣。事實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文化,絕不可能與宗教絕緣。龍的國度也不會例外。且不論到它的“童年夢幻期”去追根尋源,就從其成熟的傳統文化的形成看,便是經歷了儒、佛、道三家合流的一個過程。其中儒乃儒學,佛是佛教,道則包括道家學術和道教兩種成分。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也融進了宗教因素。

8、  在有些人看來事情尚不止如此,他們堅持把“儒”也視爲“儒教”。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