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

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

ID:39416394

大小:1.08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7-02

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_第1页
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_第2页
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_第3页
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_第4页
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_第5页
资源描述:

《器官移植病人的麻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三十二章常见器官移植手术的麻醉OrganTransplantation2掌握:麻醉药选择的三个原则和麻醉管理要点熟悉:肾移植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麻醉前评估和准备,掌握肾移植病人麻醉处理原则了解:原位肝移植手术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处理要点教学大纲3肾移植手术的麻醉前   言1954年Murry开展了第一例肾移植(Kidneytransplantation)手术成功。现在全球每年施行肾移植超过3万例次,最长有功能存活已超过32年,是目前存活率最高和存活时间最长的一种器官移植适应症(Indication):慢性肾

2、功能衰竭、长期依赖透析治疗的患者456一、肾移植术病人的特点1.多为急、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衰竭到不可逆的阶段或是单肾或双肾遭到意外的损伤2.病人多体弱,靠间断透析维持生存3.常合并有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凝血障碍及贫血、尿毒症、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7二、病理生理特点1、循环系统由于肾缺血、水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患者多有高血压(Hypertension),可能并发尿毒症性心脏病(Uremiccardiacdisease),包括心肌病、左室肥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管硬化、心律失常等,可

3、能并发潜在性充血性心力衰竭(Potentialcongestiveheartfailure)及肺水肿(pulmonaryedema)82、血液系统①由于骨髓受控制,红细胞生成减少,易溶解的畸形红细胞增多,出血倾向增多,患者多有贫血(Anemia),程度与肾功能恶化相一致②由于尿毒症使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肝病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透析时所用肝素影响,患者多有凝血障碍,出血时间延长93、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改变:常合并高K+(Hyperkalemia)、低Ca++(Hypocalcemia)、高Mg++(Hyperm

4、agnesemia)及代酸(metabolicacidemia)4、其它:胃肠功能紊乱;白细胞的生成及功能变化,易并发感染(Infection);甲状旁腺分泌亢进,VitD代谢异常及代酸可使肾骨病形成,后者以儿童多见10三、麻醉前评估和准备(一)、麻醉前评估一般情况针对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合并症及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年龄年龄以15~45岁手术效果好,老、幼的肾移植存活率较低其他并存疾病如合并有心血管、肺、脑、肝等疾病病人,肾移植的危险性倍增免疫抑制状态与感染为防止排斥反应,术前即应开始免疫抑制治疗,但

5、由此易并发感染,且可直接影响肾移植术的实施11(二)、麻醉前准备1.详细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凝血机制情况并尽可能予以纠正2.术前应使血钾降到正常范围,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3.术前血红蛋白不应低于80g/L,严重贫血者应输去白细胞血,而不宜输全血,因为输全血后易使移植的肾发生超急排斥反应4.高血压患者应适当应用降压药,以改善心功能5.术前应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排斥反应6.麻醉前用药可口服地西泮10mg,但不用阿托品12三、麻醉处理原则可选择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阻滞,以保证无痛、肌肉松弛、血

6、流动力学稳定为原则。肾脏移植手术的麻醉选择,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国外则采用全麻131、麻醉药选择原则: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不在肾或主要不依赖肾;无肾毒性;药物作用时间短1.静脉麻醉药首选异丙酚(2mg/kg)及芬太尼(3μg/kg),还可选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等2.吸入麻醉药可用异氟烷、恩氟烷、氧化亚氮或氟烷,但禁用具有肾毒性的甲氧氟烷143.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罗库溴铵、维库溴铵作用时间短暂,药物作用消失快,对心血管的副作用小阿曲库铵的优点如果血清钾浓度正常,应用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

7、(1.0~1.5mg/kg),有助于气管插管的顺利进行154.局麻药可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均不加用肾上腺素,以防导致恶性高血压的发生5.术后镇痛药(Analgesics):可肌注杜冷丁(Dolantin)、曲马多(Tramal)、强痛定(Fortanoryn),可以考虑使用PCEA,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但要注意术后感染问题162、麻醉选择原则:保证无痛,肌肉松弛、充分镇静、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1.连续硬膜外麻醉(continuousepiduralanesthesia)硬膜外对全身影响较小,肌

8、松良好,避免了肌松药的副作用,还可以避免因插管而引起的肺部感染。若阻滞平面较低,则对呼吸和心血管的抑制也较轻17连续硬膜外麻醉注意:①严格遵循无菌技术②穿刺置管应轻巧③最后一次透析应距手术时间至少24h④严格控制麻醉平面上界不宜超过T8⑤硬膜外麻醉下的补液较难掌握⑥一般宜置双管,以求阻滞完善182.全身麻醉(GeneralAnesthesia)多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可提供满意无痛的手术条件、稳定良好的肌松效果和充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