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关税措施

国际贸易 关税措施

ID:39424455

大小:1.14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7-03

国际贸易 关税措施_第1页
国际贸易 关税措施_第2页
国际贸易 关税措施_第3页
国际贸易 关税措施_第4页
国际贸易 关税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 关税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关税措施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第二节关税的一般分析第三节关税的分类第四节关税制度第五节关税的经济效应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和,是世界经济活动中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原则的体现。贸易政策的三个层次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贸易政策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与历史演变1、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商务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降低其他贸易壁垒,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政策对外贸活动的干预。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与优惠和补贴以扩大本国商品出口,在全力保护本国市场和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抢占外国市场。2、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1、古老的贸易保护论:重商主义15-18世纪中叶早期:威廉·斯塔福——货币差额论晚期:托马司·孟——贸易差额论2、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并行: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后(19世纪中叶)【英】【美、德】内容:废除谷物法内容:李斯特的保降低关税护幼稚工业论取消特权公司改变殖民政策推行贸易扩张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凯恩斯内容:对外贸

3、易乘数理论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美】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5、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保护的商品增多、保护措施多样、保护制度系统、保护程度提高6、贸易自由化的深化:90年代之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倡导贸易自由化,自由与保护并存。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1978年之前,中国建立了集外贸经营与管理为一体,政企不分,统负盈亏的外贸管理体制,中央以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1978年底外贸公司有130多家).贸易

4、目标主要是进出口贸易在总体上达到平衡.这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维持较低的国内价格水平,但使中国与世界市场的有机联系被割断,不利于外贸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阶段(1979-1991年):作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部分的贸易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包括外贸体制的改革.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以及贸易公司自主化改革,其中又分为三个分阶段.(1)1979年至1987年间,政府根据政企分开,外贸实行代理制,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口结合的原则,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开展工贸结合试点,简化外贸计划内容,实

5、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2)1988年至1991年期间,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地方政府,外贸专业总公司和工贸总公司向中央承包出口收汇,上交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承包单位自负盈亏,出口收汇实行差别留成.(3)1990年12月9日,外贸企业出口实行没有财政补贴的自负盈亏,以完善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第三阶段(1992年-2001):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1992年开始,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的改革已经不限于贸易权和外贸企业等内容,伴随着1986年中国要求"复关"开始,中国的贸易政策改革已经开始以符合国际规则为导向,涉及到国内管理的各个方面

6、.进出口管理:1992年取消进口调节税;1994年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此后中国进行了多次的关税降低,进口配额及其他的非关税措施数量也在逐年减少.以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开放外贸经营权:中国进一步推进了外贸放开经营,加快授予具备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商业物资企业外贸经营权.服务贸易:1992年后,中国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开放.国家在诸多领域积极进行试点开放,并陆续颁布了一些短期或者过渡性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94年,中国实施汇率并轨,建立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的可兑换,取消外汇留

7、成制和上交外汇任务,并建立外汇指定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及透明度:中国于1994年颁布了第一部《对外贸易法》.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至今,中国在市场准入,国内措施,外资待遇,服务贸易等各个领域均较好地履行了自身的承诺和义务,这一阶段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中国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已经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发展同步,政策变化的动力由单纯的内生或者外生转变为内外协调.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是中国经济贸易本身的高速增长,并且中国有着市场容量庞大,与发达国家经贸互补性明显,政策稳定性强并对国际

8、高度负责等优点,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影响也逐渐加大.目前许多国际学者称中国"经济增长带动论"已经成为主流.第二节关税的一般分析一、关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