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

ID:39453400

大小:2.0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03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二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运动的概况1.方向自西向东(侧视)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北半球南半球地球上的东西经度的增减与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期360度,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其余处处相等----约为每小时15度。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速;赤道上最大,两极为零。“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昼夜现象的成因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有没有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界线:晨昏线(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晨

2、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昏线越过晨线,白昼开始;越过昏线,黑夜来临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的照射ABAOBAB为晨线AO为昏线OB为晨线晨昏线(圈)的运动过程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在以圆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如图所示:AB为晨昏线(圈)(阴影部分为黑夜)图1-13或者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平分地球,过地球球心的大圆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晨昏线在春秋分两天与经线重合(晨昏线过极点)晨昏线在其余日子与经线斜交,冬夏至交角最大且与

3、极圈相切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6时,与昏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的18时。晨昏线的特点: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的意义:人类起居的基本时间单位;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却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AB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极点俯视图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侧视图小窍门:侧视图里,左夜为晨,右夜为昏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圆柱投影图晨昏线的应用读右图,回答:1、此时北京的季节是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是时,C点的地方时是A3、A点昼长是小时,B点昼长小时ONB夏季41616C时12晨昏线的应用归纳1、判定季节(节气)2、判定地方时3、判定

4、日出日落时刻与昼夜长短先确定南、北极,再找与特殊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与极昼圈的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同纬线上两点,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晨线上时间都为6时B、只有二分日时晨线上的时间相同C、晨昏线与经线每年两次重合D、晨昏线有时与极圈相切BCDAOB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

5、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D某一轮船在太平洋上每日向西跨越经度12°,该船上人们经历一个昼夜的时间大约是()A13.3小时B23.3小时C24小时D24.8小时D延伸·拓展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有关问题。(1)该图是日的光照图。(2)此时,晨昏线圈与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其中晨线的经度是,昏线的经度是。(3)此时,太阳直射点在P、Q两点中的点,其经纬度为。(4)这一天南京昼长,此时北京时间是。3月21日或9月23日120°W60°EP(0°,30°W)12小时22时这幅图里,若AB是晨线,AC是昏线,那么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北极圈内是极昼;反之,若AB是

6、昏线,AC是晨线,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极圈内是极夜。认清这一点对解答试题帮助很大,比如若AB是晨线,则北京时间是月日时分。若AB是昏线,北京时间为月日时分。622200122280实战演练夏至2、地方时与区时地方时:由于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即东八区的区时,120ºE的地方时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差和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所求的经

7、度=已知的经度+(或减)两地时差*15度已知两地的经度和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减)两地经度差/15已知经度推算时区:已知经度除以15,如果余数小于7.5,商数即为时区数;如果余数在于7.5,则商数+1为时区数。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地区时=已知区时+(或减)时区差若两地在中时区同侧,两时区数相减为时区差;若两地在中时区两侧,两时区数相加即为时区差。时间问题的相关计算:(高考题)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