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ID:39462908

大小:3.58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7-03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_第1页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_第2页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_第3页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_第4页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 影响因素(三)血压定义: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侧压强)。测血压时,用高于大气压的数值来衡量血压的高低。单位:kPa或mmHg。从动脉到静脉,血压逐渐降低。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形成血压的因素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血液停止流动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该数值的高低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心脏射血动能---推动血液流动压强能---血管壁的侧压并使血管壁扩张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

2、ersity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二)动脉脉搏*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1.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动脉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强。动脉血压的形成因素一个前提: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二个必要因素:1)、心脏收缩射血:提供血液流动的势能和动能。2)、外周阻力:主要指小、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与动脉血压成正比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血管顺应性指血管内压力每改变1mmHg时血

3、管容积的变化值。C=△V/△P影响动脉血压,C与△P成反比关系,即顺应性愈高,则增加一定血量引起的血压增值就愈小。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青年人)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时动脉压达到的最高值。正常值(100~120mmHg)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时动脉压降到的最低值。正常值(60~80mmHg)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正常值(30~40mmHg)平均A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

4、rsity12010080mmHg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脉压pulsepressure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动脉血压的正常值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动脉血压形成影响一个前提两个因素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血管顺应性主、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1)心脏每搏输出量搏出量收缩期射入主A血量管壁承受张力收缩

5、压血流速度舒张期存留血量略舒张压略脉压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2)心率心率舒张期舒张期血外流舒张期存留血舒张压收缩期收缩期血外流收缩期存留血收缩压脉压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舒张期血外流舒张期存留血舒张压脉压收缩压略收缩期血外流收缩期射血动脉血压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缓冲作用(贮存势能)血管弹性收缩期管壁可扩

6、张性舒张期管壁回缩力血液对管壁张力血流快、存留少收缩压舒张压脉压(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血管容量体循环平均充盈压血压DepartmentofPhysiology,FujianmedicalUniversity动脉血压影响因素SpDP脉压Bp搏出量(明显)心率(明显)外周阻力(明显)有效血量(明显)(明显)大A弹性(明显)(二)血压概念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不流动时的侧压力称体循环平均压(充盈压);流动时的侧压力称血压(分动、静脉血压)。公式P=QR各段血管的压力梯度:主A:100mmHg小A:85mmHgCap:30mmHgV始:10mmHg心房

7、(大V):≈0三、动脉血压和脉搏(一)动脉血压1.正常值与测量收缩压(Sp)室缩中期动脉血压升高到最高值(12.0~18.7Kpa)舒张压(Dp)室舒末期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8.0~12.0Kpa)2.生理变异(1)年龄↑10岁→Bp↑1mmHg(血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Sp升高比Dp升高更明显)(2)吸气<呼气Bp:吸气负压抽吸,血贮于肺中→回心血量↓→射血量↓→Bp↓(3)活动>安静;站位>卧位右臂>左臂(=1.33kPaor10mmHg)上午>下午(8~11时最高,0~8时最低)高原>平原;男性>女性3.形成机制前提足够的血液充盈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