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缺陷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缺陷

ID:39473078

大小:410.3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04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缺陷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缺陷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缺陷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缺陷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缺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缺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错误归因及应对策略一.片面答题型这种错误就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回答问题,甚至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即遗漏答题点,对已经跑偏的问题越答越起劲,造成试题的走向出现偏差,被扣分是在所难免的。例1东 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缺陷答案】他既写出了月光之洁白、月夜之清静,又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

2、【错误分析】缺陷①这个答案的可取之处是考生看到了客观的景—“清”和诗人的主观情感-“孤寂和清冷”但它显然只注意到了“雨”和“清”的一般意义,就从经验(只理解诗人政治上受挫,连连被贬的基本事实)武断地得出了诗人心情孤寂、凄冷的结论。缺陷②考生没有注意到苏轼的心胸还有乐观旷达的一面,而忽略了从诗歌本身出发——整体阅读。只要考生稍加注意三、四句中的“莫嫌”和“自爱”这些关键词,再联系雨洗月清后东坡清朗澄澈的意境及注解中的说明,是很容易理解到诗中不仅看出雨后景物清新宜人,更有苏轼心情的清净、恬淡和乐观旷达这一层。因此,整体阅读全诗,是解答此题的关

3、键。缺陷③没有突出提干所问的“作用”二字。在现代文中应该叫“作用题”,侧重的是结构上的,因此答题需要有专业术语,往作用上说。【参考答案】①这首诗首句的“清”字既写出了月色和地面景物,又写出了心情,情景交融,为全诗作下铺垫。②一场雨后,天空和地面都很洁净,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倾泻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之上,显出一澄明清朗的境界,这是写景;诗人虽然被贬黄州,仕途坎坷,但随遇而安,开朗乐观,心净无尘(心灵明澈),这是写情。二者和谐统一。【高考答案要点】(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

4、神境界。(3分)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9.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缺陷答案】从诗的题目“晚泊岳阳”看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背景——在外漂泊;再从“失江路”“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孤独寂寞和无奈凄凉的情绪。【缺陷分析】欧阳修是京城高官,跑到湖南的岳阳来干什么?这么遥远的道路不是短时间就能回去的,长期漂泊在异乡,思乡之情在所难免。那么傍晚看到渔民唱着渔歌归家,思乡之情顿生。如果这么看,问题很快就

5、解决了。因为诗中句句写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通过对几幅图画的揣摩,从而概括出作者凄凉无奈的思乡之情是诗歌的主题。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思想情感体的解答格式是——通过意象抒发感情,或这首诗抒发了……感情。【高考答案】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②这种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③因此句句写景,景景关情。二.空洞分析型这类错误是回答问题时不

6、联系实际。空对空地套用某些现成的话,不管题干的内容是什么,一律用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套用不联系实际,不联系实际分析,放空炮。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题为“征人怨”,通篇并无“怨”字,而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缺陷答案】作者因为出征在外,每天都过着战斗生活,所以心怀怨气。【分析】①答题笼统,没有结合诗歌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脱离实际。②只要考生稍微审读诗歌标题并通过标题中的信息即可贯通全篇理解主旨。③题中“征人”的特定身份一定会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构成特定的关系,从而引发特定的

7、情感表达。“答题的困难有两个:第一,必须破解情景交融手法,体会出景中包含的情绪;第二,必须落实到每一句,不能空泛作答。病例由于未注意上述两点,导致不能将标题信息句句落实。【高考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居无定所,“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得不到休息,“怨”自然气候酷寒恶劣,“怨”景色单调,生活艰苦。三.浅尝辄止型考生自以为回答对了问题,就是得不了满分,原因是回答问题不够深入全面,如果答案是两点,考生只能答对一点,如果是三点,只能答对两点,不够全面回答问题。设题人所给的答案是按照点来赋分的,漏点就是缺项,必然造成扣分。只要想得全面一些细致一

8、些,这类毛病可以顺利解决。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缺陷答案】不能,因为“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