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假期作业改版

高考语文假期作业改版

ID:39474557

大小:270.8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4

高考语文假期作业改版_第1页
高考语文假期作业改版_第2页
高考语文假期作业改版_第3页
高考语文假期作业改版_第4页
高考语文假期作业改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假期作业改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假期作业1、B(曲解文意:“一年景”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即将四时之景致定格于一瞬,不一定是“从头到脚的穿戴”,也就是说,京都人眼中的“一年景”只是一年景的一种形态。)2、C(曲解原文:“数十券”是说价格高;另,宋人爱花,与花价无关。)3、C(从全文看,宋人爱花是一种文化审美活动,并非“玩物”,推论前提站不住脚,所以“丧志”的结论不可信。)王猛,五岁而父清遇害。陈文帝将加夷灭。母韦氏携之遁于会稽,遂免。及长,勤学不倦,博涉经史,以父遇酷,终陈文帝之世不听音乐,蔬食布衣,以丧礼自处。宣帝立,乃始求位。太建初年,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鄱阳王府中兵参军,再迁永阳王府录事参军。诏随大都督吴

2、明彻略地,以军功封应阳县子,累迁太子右卫率,徙晋陵太守。威惠兼举,奸盗屏迹,富商野次,云“以付王府君”。郡人歌之。时孔范、施文庆等相与比周,害其梗直,议将出之而未有便。会广州刺史马靖不受征,乃除王猛都督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与广州刺史陈方庆共取靖。猛至,即禽马靖送建邺,进爵为公,加先胜将军、平越中郎将、大都督,发广、桂等二十州兵讨岭外荒梗,所至皆平。祯明二年,诏授镇南大将军,寻命徙镇广州。未之镇,而隋师济江,猛总督所部赴援。猛使高州刺史戴智烈、清远太守曾季远各以轻兵就斩之而发其兵。及闻台城不守,乃举哀素服,藉稿(坐卧于草荐之上,谓谢罪待刑)不食。因勒兵缘江拒守,以固诚节。及审陈后主不死,乃遣

3、其部将辛昉驰驿赴京师归款(投诚、归顺)。隋文帝大悦,谓昉曰:“猛怀其旧主,送故情深,即是我之诚臣。保守一方,不劳兵甲,又是我之功臣。”即日拜辛昉开府仪同三司,仍诏猛与行军总管韦洸便留岭表经略。猛母妻子先留建邺,因随后主入京,诏赐宅及什物甚厚,别赉物一千段,及(并且派人)遣玺书劳猛。仍讨平山越,驰驿奏闻。时文帝幸河东,会猛使至,大悦。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于)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以其长子王缮为开府仪同三司。猛寻卒于广州,隋文帝闻而痛之。4、A5、C(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6、A(原文表述是终陈文帝之世)7、(1)当时孔范、施文庆等人交互

4、结党营私,陷害梗直的人,商议将要把王猛调出而没有合适的机会。(比周,梗直,出之各1分,句意2分)(2)等到弄清楚了陈后主没有死,(王猛)就派他的部将辛昉驾乘驿马疾行到京城投诚。(审,驰驿,归款各1分,句意2分)溪光亭大雨作                           张元干②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③。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8.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的妙处。(5分)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6分)8、①以“故人何处”设问,以“一夜溪亭雨”形象作答,(1分)含蓄不尽

5、,意味深长(或耐人寻味)。(1分)②寓情于景,(1分),词人在溪光亭一夜未眠而听大雨之声,间接回答了因不知故人何在而产生的深深的惆怅、忧虑与思念之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2分)9、①对时局黑暗的感慨。前两句写秋云暗山,暮鸦归巢悲啼,是社会时局的象征;②“故人何处?”表达出对故人的挂怀与思念之情;③“消残暑”“燕将雏去”,暑去秋来,燕子长大,词人不禁生发时光易逝,光阴难留的悲叹;④“雁将雏去。又是流年度”,表达了词人因年华虚度、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悲凉之感;或不甘心闲居,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苦痛;⑤虽赋闲却心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情怀。(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1

6、)选E给3分;B给2分;A给1分。(A项概括吴祖光成为一代大师的原因不全且不是根本。根本原因在于他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和不断追求创新的思想等。C项“但在行文过程中却写到了他喜爱‘生正逢时’这个词语之事,虽然着墨不多,但多少有偏题之嫌”分析错误。D项“同时也是他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分析有误。“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分析牵强附会。)(2)1.客观因素:①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吴祖光的父亲是饱学之士,其母亦在他很早时教授他诗学文章,这使吴祖光在少年时期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②曹禺对其剧作的称赞和鼓励。尽管成名作《凤凰城》有一些不足,但得到了一些大师的支持和鼓励。这给初出茅庐的吴祖光很大的鼓舞与信心。2.

7、主观因素:③吴祖光对戏剧艺术的热爱。青少年时期的吴祖光被戏剧艺术的特殊魅力吸引,经常泡在戏园里,接受戏剧艺术的启蒙教育。④对戏剧艺术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吴祖光在艺术创作上要求极为严格,每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⑤创作思路开阔,不断创新。他将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融合,尝试不同题材和富有异趣的创作风格。(每点1分,答对4点给6分)(3)①引用吴祖光本人的话作用:引用吴祖光本人对《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