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PPT课件

《季氏将伐颛臾》PPT课件

ID:39475106

大小:335.69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04

《季氏将伐颛臾》PPT课件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PPT课件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PPT课件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PPT课件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季氏将伐颛臾一、温故知新关注人物请全班同学集体背诵课文,从疏通字句转入关注人物。二、九问识人物一问:课文的背景事件是什么?季氏将伐颛臾。二问:“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这话是谁说的?是冉有?是季路?还是两人一起说的?课文中有证据吗?是冉有说的。孔子的责备针对冉有,这就是明证。三问:冉有为何不直接说季氏将伐颛臾?而要拐弯抹角的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提示:冉有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客观的陈述事情吗?冉有是来试探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态度的,只宜含蓄的表示,岂能露骨的表白?四问:对于攻伐颛臾,孔子列举了哪几条反对的理由?颛臾

2、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反对攻伐颛臾,证明了他哲学思想中哪两个重要范畴(两个字)?仁、礼(用仁的方法实现礼)。五问:“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说这话想干什么?推卸责任(开脱自己)。六问:对于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孔子用什么方法驳斥?引用名言——既在其位,须谋其政。巧设比喻——既为辅助,难辞其咎。七问:对于攻伐颛臾,冉有真的“不欲”吗?如果不是真的,课文中能找到确凿的证据吗?这说明冉有是个什么样的人?并非真的“不欲”。证据是冉有的第三句话:“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3、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说明冉有口是心非。八问:冉有三句话各有特点:或闪烁其辞,或言不由衷,或编造借口。那么,这每一种态度分别对应哪一句话?各想达到什么目的?第一句——闪烁其辞,试探孔子;第二句——言不由衷,推卸责任;第三句——编造借口,掩盖本意。九问:对于冉有编造借口,孔子为什么只批评了一句,就转换话题,谈论“文德”?这表明孔子的谈话艺术具有什么特点?编造借口属于冉有的个人品质问题,文德属于治国之本,前轻后重,孔子当然要避轻就重。表明孔子谈话善于撇开枝叶,紧抓主干。(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三、朗读课文梳理九叠

4、九叠,即九段“三叠排比”。三叠排比,即从三个方面叙述事情(横向),或者分三个阶段表述事件(纵向)。前者如邹忌三问美,桃园三结义;后者如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四、九叠贯全文快速搜索全文,检索课文包含哪九段三叠排比。一叠——三个人物孔子冉有季路二叠——三不能伐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三叠——冉有三言一言:闪烁其辞,试探孔子;二言:言不由衷,推卸责任;三言:编造借口,掩盖本意。四叠——孔子三驳先行责备,再陈三理——谴责行为在位谋政,难辞其咎——反驳辩解文德治国,干戈生祸

5、——提出主张五叠——治国三纲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六叠——远人三态开始——不服(不愿臣服)然后——来之(已经归顺)最终——安之(安居乐业)七叠——辅季三误一误——远人不服不能来二误——分崩离析不能守三误——谋动干戈于邦内八叠——利益三方颛臾——岌岌可危季氏——野心勃勃鲁国——分崩离析九叠——对话三题一题——围绕攻伐之举二题——围绕冉有之辩三题——围绕治国之本层次——先破后立,逐层深入五、再读课文质疑问难在继续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提出疑问,共同探讨。六、猜想待深究一猜:冉有、季路告诉孔子“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是

6、瞒着季氏,还是事先已征得季氏同意,或者干脆就是季氏授意他们来的?两种猜测家臣的一举一动都须秉承主子的旨意,不可能自作主张,因此,很可能是季氏授意他们来的。也不能完全排除冉有自作主张的可能,他有这毛病。试看他推卸责任那句话,就不可能是季氏的授意,很可能是他自己“灵机一动”。二猜:在三段对话中,季路一言不发,这是为什么?请从季路的性格或者心态方面探讨一下原因。三种可能可能一:季路不善言辞,干脆让伶牙俐齿的冉有抢先发言,自个儿乐得清闲。可能二:季路城府极深,有意让冉有出头露面,自己躲在幕后,可进可退。可能三:对于攻伐颛

7、臾,季路并非冉有那样的铁杆儿支持者,但驳不掉季氏和冉有的面子,只好一起面见孔子,却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尴尬处境或矛盾心境。结论不作定评留待深究七、思考细回味请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味,消化,整理,吸收。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就近低声议论。八、作业再巩固完成课后作业:1、教材练习第三题和第四题,直接在书上作答。2、《教材精析精练》第17课的相关习题。3、背熟课文。C4F7IaMdPgSkVnZq$t*x-A1D5G8KbNeQiTlWo#r%v(y+B3E6H9LcOfRjUmYp!s&w)z0C4F7JaMdPhS

8、kVnZq$u*x-A2D5G8KbNfQiTlXo#r%v(y0B3E6I9LcOgRjVmYp!t&w)z1C4G7JaMePhSkWnZq$u*x+A2D5H8KbNfQiUlXo#s%v(y0B3F6I9LdOgRjVmYq!t&w-z1C4G7JbMePhTkWnZr$u(x+A2E5H8KcNfRiUlXp#s%v)y0B3F6IaLdOgSjVmYq!t*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