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

ID:39476410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4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论文首页学院(部)数学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学号201310402姓名任课教师课程名称形式与政策论文题目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成绩评语签字:年月日复核人意见签字:年月日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蔡小琴摘要: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稳定崛起。 从2002年起,“新常态”一词在欧美国家出现,主要形容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2014年11月北京APEC第22次会议和在澳大利亚的G20峰会上,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广泛关注的热词

2、。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首先介绍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的背景、起源、定义以及五大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建议,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国该如何在增长中促发展,发展中促增长。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机遇;挑战一: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142倍,从世界第十位跃居第二位,占世界份额11.5%,年增速9.8%,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只有2.8%。近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特征,持续的高速增速并不能说明掩盖经济发展瓶颈。面对潜在危机,中国

3、在2008年的40000亿计划在短期内使经济有所好转,同时外媒称“中国拯救了世界”。但使中国避开了最佳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附加带来的各种负面特征如地方债务、通货膨胀、市场要素价格扭曲、生产率水平降低、整体竞争力减弱。[1]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两提经济新常态。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第一,GDP降速是中国未来发展必经的过程。第二,资源可使用范围到达上限。第三,生产要素成本加速上升,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一词也在近几年被提起,在15年内我国人口红利将结束,而且减少三千万以上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可用工作人数量下降,又一个发展的挑战。第四,我认为最

4、大的挑战就是坏境问题。雾霾污染,我们不可回避。重视环境和改善生态文明我想让它变成实际。而不是每天一上街只能看见各种戴口罩的人,或者只有对外开会时才能看见的apce蓝。三: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  第一,大改革与大调整的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性问题,同时也宣告了镶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传统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人民深深认识到,大改革和大调整是重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石的唯一选择。这种“大改革”与“大调整”共识的形成是“新常态”带给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最大礼物,在世界性结构改革的大浪潮中给予了中国良好的机遇期。 第二,大消费、

5、大市场与构建“大国经济效应”的机遇。中国在GDP稳居世界第二位的同时,其市场份额和消费规模也大幅度提升,中国需求成为世界需求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国经济效应”开始全面显现。   第三,“大纵深”与构建多元增长极的机遇。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   第四,“大人才”与构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遇。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第五,“大升级”与构建升

6、级版中国经济的机遇。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升级的势头:一是消费开始出现大幅度升级,开始从过去30年的以吃穿住行为主体的工业化消费转向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消费为主的后工业化消费;二是产业在需求拉动下,开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升级版经济的雏形开始显现。  第六,“大开放”与中国经济全球布局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给予中国前所未有的进行大开放和全球布局的机遇。参考文献:[1]王庆.低增长高通胀将是经济的“新常态”[J].中国投资,

7、2013(4):25-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